[实用新型]复动式高速提花机无效
申请号: | 99209522.0 | 申请日: | 199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芳华 |
主分类号: | D03C3/06 | 分类号: | D03C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士林 |
地址: | 324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动式 高速 提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复动式高速提花机。
众所周知,在纺织机械生产大提花织物时,需用提花机来配套生产。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现有提花机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单动式上开口提花机、单动式中开口提花机和复动式上开口提花机。复动式上开口提花机的结构包括竖针。竖针呈“U”字形,它由前针和后针组成,前针和后针的顶端上分别设有弯钩,前针针杆下部设有停针钩。现有复动式高速提花机由于竖针结构的原因,而存在下述缺陷: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和调试,不适应织机的高速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复动式高速提花机。这种提花机由于改变了竖针的结构,因此不但简化了整机结构,使其能够适应高速运转,特别是方便了维修调试、提高了整机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动式高速提花机,其结构包括“U”字形的竖针,它由前针和后针组成,前针和后针的顶端上分别设有弯钩,前针针杆下部设有停针钩;其结构要点是:前针和后针顶端的弯钩为同向弯钩,前针和后针弯钩下部的针杆上分别设有外凸,外凸的方向与弯钩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外凸可以采用针杆本身一部分弯曲而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停针钩可以采用针杆本身一部分弯曲而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竖针的前针和后针的针杆上增设了外凸,并将前针和后针顶端的弯钩设计成同向弯钩。因此,在设计整机时可以简化结构,使其能够适应高速运转,方便维修调试、从而提高了整机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花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花机竖针工作原理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动式高速提花机,其结构由主轴1,大齿轮2,小齿轮3,偏心轮4,调节杆5,直角摆杆6,缓冲杆7,往复冲杆8,调节臂转子9,推拉杆10,丁字杠杆11,升降杆12,下刀箱13,下刀片13a,上刀箱14,上刀片14a,竖针15,麻线钩16,主动链轮17,链条18,被动链轮19,小链轮20,小链条21,拔盘22,槽轮23,花筒24,纹板25,横针26,通丝27,目板28,上隔栅29。下隔栅30等组成。竖针15形状为“U”字形,它由前针和后针组成,前针针杆下部设一个停针钩31,竖针15顶端的前针弯钩32和后针弯钩33分别为同向的弯钩,前针和后针弯钩下部的针杆上设一个前针外凸34、后针外凸35,外凸的方向与弯钩相一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凸34,35、停针钩31是采用针杆本身一部分弯曲后而形成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焊接或注塑的方法来设置。
本提花机运转时,织机曲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提花机的主轴1,然后由提花机主轴1传出三种不同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的运动。
1、花筒的往复直线运动:主轴1带动大齿轮2、小齿轮3,通过偏心轮4使调节杆5作上下运动,带动直角摆杆6使缓冲杆7、往复冲杆8带着花筒24、纹板25作往复运动(选针运动)。
2、花筒的间歇回转运动。主轴1带动主动链轮17,通过链条18带动被动链轮19,又经小链轮20和小链条21带动拔盘22转动,此时拔盘22上的转子进入槽轮23的沟槽内,从而带动与槽轮23相连接的花筒24作回转运动。
3、刀片(箱)的往复(上升和下降)直线运动。主轴1通过调节臂转子9,使推拉杆10作往复直线运动后,带动丁字杆杠11,使左右升降杆12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下(上)刀箱13(14)内的下(上)刀片13a(14a)也作上升和下降的直线运动。
上述三种运动紧密配合,完成提花机的提线运动。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花机竖针工作原理图。本提花机采用复动式提针机构,竖针采用U型形式。
1、横针的位移
横针的位移直接影响竖针的提针动作,当花筒24带着纹板25向前运动至闷针时:
一是横针26碰到纹板25无孔时:
横针26发生移位,推动竖针15,使(上、下)刀片13a,14a钩不到竖针15,从而使竖针15不动作。结果是与之相连的通丝27不提升。
二是横针26碰到纹板25有孔时:
横针26插入纹板25和花筒24的小孔内,横针26此时没有移位,从而使上刀片14a或下刀片13a钩住竖针15,当刀片上升时,就带动竖针15上升,结果是与之相连的通丝27也跟着被提升。
2、竖针15的位移:
如图2所示有三种状态。
A状态是在提花机综平又未提针的状态。此时,两刀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花筒退后极点。
B状态:上刀片提针至最高位置,而与之相匹配的下刀片13a必定在最低位置,此时花筒已在闷针,即作选针运动。一是如果该竖针15需连续提升时,横针不位移,当刀片下降时,停针钩31停在停针刀36上,不随刀片下降。二是如果不需要连续提升,横针26发生位移,推动竖针15位移,避开停针刀36,随刀片下降。而与之相匹配的刀片却开始上升,当两刀片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综平位置(图2中的C状态)时,由于竖针15带有外凸34,35,此时正好碰到上隔栅29,竖针15被位移,结果上升的刀片不会钩到竖针15,而是随下降的刀片降到了目板28上;因此确保了竖针升降的准确性。使用本竖针后的提花机可以省去一付花筒和纹板等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芳华,未经朱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9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