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用电池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08747.3 | 申请日: | 199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749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昌;刘德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昌;刘德章 |
主分类号: | H01M2/00 | 分类号: | H01M2/00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用 电池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用电池转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将三号电池转换做为二号电池或一号电池使用,也可将四号电池转换为三号电池使用,使不同型号电池之间转换更为方便的装置。
通常碱性干电池规格共包括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和五号等五种,且其含电量与外径是依其号数的增加而递减。一般需要使用干电池的电器用品也曾针对其所需要的用电量而设计适合号数的电池室,例如供放置一号电池的电池室最大,供放置二号电池的电池室次之,依次类推,至供放置五号电池的电池室为最小。而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目前的环保团体大力鼓励民众多使用充电电池,以避免电池在废弃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然而,人们在使用充电电池时常有的情形是,倘若一号电池的电力已耗尽,但又无法临时快速充电时,虽然手中已取得其它号数的电池,却由于这些号数的电池放入一号电池室时无法与其导电元件接触而不能使用,因而觉得十分麻烦与不便,甚至二号电池或三号电池的电力耗尽时也有相同的困扰。故可能再转而购买一般的碱性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一号电池转换器、二号电池转换器和三号电池转换器所组成的共用电池转换装置,它不仅缩小体积,而且使用方便,并便于携带和收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一个一号电池转换器,它进一步包括有:
一上壳体,它为一端形成具有开口的筒体,其底面设有一略大于一般电池的正极柱直径的洞孔,且该上壳体的内径约可供二号电池的直径套入;
一下壳体,它是一端形成具有开口的筒体,其内底面设有一内围体,且该内围体的直径约可供三号电池的直径套入,该内围体的底面设有一导电片,该导电片固设有一导电弹簧,该下壳体可与该上壳体的开口端可相互套合;
一个二号电池转换器,它进一步包括有:
一上壳体,它为一端形成具有开口的筒体,其底面设有一略大于一般电池的正极柱直径的洞孔;
一下壳体,它为一端形成具有开口的筒体,其底面设有一可供三号电池的直径通过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内径是大于上述内围体的外径,该通过的环周设有多个朝向下壳体内部且往中心方向倾斜的弹性夹片,该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开口端可相互套合;
一个三号电池转换器,它进一步包括有:
一上壳体,其一端形成具有开口的筒体,其底面设有一略大于一般四号电池的正极柱直径的洞孔,且该上壳体的内径约可供一般四号电池的外径套入;
一下壳体,它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筒体,其内径约可供一般四号电池的外径套入,该下壳体的底面设有一导电弹簧,该下壳体可与该上壳体的开口端相互套合。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三号电池具有足够的电量来提供配备一号电池室的电器产生所需要的动力,因而设计可将三号电池转换二号电池或一号电池,使其可适于放置在一号电池室或二号电池室使用,也可将四号电池转换为三号电池,以适于放置在三号电池室使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二、三号电池转换器,该一、二、三号转换器分别由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组成,使三号电池可直接套入该一号电池转换器的下壳体后再以上壳体套合构成一号电池,而三号电池也可套入该二号电池转换器的下壳体后再以上壳体套合构成二号电池,另外,四号电池可套入该三号电池转换器的下壳体后再以上壳体套合构成三号电池,从而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此外,它将三号电池置于二号电池转换器内时,是藉由夹持方式固定该三号电池,以避免三号电池晃动。由于它可将三号电池转换器置入二号电池转换器内,再将二号电池转换器置入一号电池转换器内,从而可缩小体积的收纳功能,进而便于携带和收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以组成一号电池转换器、二号电池转换器及三号电池转换器的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将三号电池置入本实用新型的二号电池转换器内,以做为二号电池使用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3为将图2的二号电池转换器再置入本实用新型一呈电池转换器,以做为一号电池使用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将三号电池置入一号电池转换器内以做为一号电池使用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将四号电池置入三号电池转换器内以做为三号电池使用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将三号电池转换器置入二号电池转换器内,再将二号电池转换器置入一号电池转换器内,以达到收纳功能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号电池转换器的上壳体的洞孔设有导电帽,并使三号电池的正极柱穿入该导电帽的内孔而导电的实施例局部平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昌;刘德章,未经张志昌;刘德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盔方便挂钩
- 下一篇:发条式齿轮箱的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