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用的压力调节缸无效
| 申请号: | 99208667.1 | 申请日: | 1999-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15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伯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伯比 |
| 主分类号: | B60T8/48 | 分类号: | B60T8/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液压 制动 系统 压力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特别涉及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压力调节装置,尤其涉及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管路系统的升压/保压多功能压力调节缸。
现有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所使用的助力器、管路压力调节装置、旁通阀及补偿阀等装置只能分别提供各自的单一功能,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现有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所使用的制动总缸对各制动管路提供大致相等的输入压力,只能靠改变制动器轮缸尺寸来平衡各车轴制动器的寿命,但因轮缸尺寸受到限制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用的压力调节缸,它使制动管路压力升压又保压,并且使用多个压力调节缸的组合将多回路的制动管路联系起来,组成多种用途,用同一装置同时满足多种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制动回路中串联压力调节缸,压力调节缸包括缸筒、压差活塞、单向阀、顶针螺钉、预紧压簧及压簧支座,在缸筒中设置压差活塞,在压差活塞有预紧压簧的一端设置限制压差活塞移动位置的装置,使压力调节缸具有升压及保压功能;利用多个压力调节缸的组合设定各回路间管路压力的相互关系,以获得多种功能,满足不同制动性能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极为简单的结构获得多种制动管路压力特性,能够满足平衡制动器的寿命、减轻制动踏板力、全面调节各制动回路之间的管路压力的比例关系及保证制动系统部分失效后的性能及等多种不同制动要求的需要,从而只需采用同一种装置即可同时完全取代现有的助力器、比例阀、旁通阀、补偿阀和其它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布置且价格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压力调节缸起始位置及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升压和第一保压状态示意图。图3为第二保压状态示意图。图4为压力调节缸升压/保压曲线图。图5为压力调节缸组合调节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管路压力曲线图。图中1.缸筒 2.压差活塞 3.预紧弹簧 4.压簧支座 5.顶针螺钉6.单向阀 A.压力输入腔 B.压力输出腔
将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调节缸串联于车辆制动液压系统的回路中,如图1所示,该压力调节缸由缸筒1、压差活塞2、预紧压簧3、压簧支座4及顶针螺钉5构成,在缸筒1中有由压差活塞2隔开的压力输入腔A和压力输出腔B,压差活塞2内有连通压力输入腔A和压力输出腔B的通道,通道内有阻断压力输入腔A和压力输出腔B的单向阀6。当压力调节缸的压力输入腔A的压力甚小时,压差活塞2被预紧压簧3压靠在顶针螺钉5的端面上使单向阀6打开,压力调节缸的压力输入腔A和压力输出腔B相通。如图2所示,当压力输入腔A的压力增加到克服预紧压簧3的推力时,压差活塞2被推离顶针螺钉5使单向阀6阻断压差活塞2的通道,达到压力输出腔B升压的临界点。随着压力输入腔A的压力进一步升高,压力输出腔B的压力按压差活塞2的变压比升压,同时压差活塞2向压力输出腔B移动并排出制动液,直到压差活塞2克服间隙S顶靠于压簧支座4或并圈的预紧压簧3时达到压力输出腔B第一保压临界点。此后压力输出腔B的压力不再随压力输入腔A的压力升高而升高,直到压力输入腔A的压力达到即将推开单向阀6从而达到压力输出腔B的第二保压临界点。如图3所示,此后若压力输入腔A的压力再行升高,制动液将推开单向阀6,压力输入腔A与压力输出腔B再次连通。当压力输入腔A的压力减小时,在预紧压簧3及压力输出腔B的压力作用下压力调节缸向相反的功能动作,直到压差活塞2回到起始位置(图1)。上述整个过程的压力曲线如图4所示。
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组多个压力调节缸分别串联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多个回路中。按照整车参数及全部制动系统的参数分别选取每一个压力调节缸的升压临界点、第一保压临界点及第二保压临界点,可以达到多种目的。例如在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前后分回路布置的场合,在前后回路中各采用一个压力调节缸可获得如图5所示的制动管路压力曲线。图5所示的管路压力分配可仅用一种装置同时依次获得平衡前后制动器的寿命、减轻制动踏板力、防止后轮比前轮先抱死而产生的甩尾、保证前管路部分失效后的剩余性能及改善带发动机制动、坡道制动和弯道制动稳定性等多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伯比,未经朱伯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