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式升降承载台的支撑杆无效
申请号: | 99208412.1 | 申请日: | 199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可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升降 承载 撑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承载台的支撑杆,尤其是一种简易式升降承载台的支撑杆结构。
一般在作机械或车辆的保养维修时,需将机械或车辆顶起一适当高度,大多会使用一种简易式升降台来支撑机械或车辆,常见的简易升降承载台,如图5,主要由一基座10与一体铸造成型的支撑杆20组成,基座10的上方设有一伸出的套管101,可供支撑杆20伸入,在伸出套管101的一侧设一从动杆102,从动杆102的一端穿过套管的一侧,并在穿过套管的内部连接一限位块103,如图6,限位块103可供伸出伸入套管101中的支撑杆20以其齿状朝下的各卡制齿201嵌入定位,这样,将支撑杆20向上拉起时,支撑杆20的卡制齿201在限位块103上滑过,而在升举到预定高度后并放开支撑杆20时,使支撑杆20通过卡制齿201卡止在限位块103上,从而定位其高度,以供承载机械或车辆的底部,当扳动从动杆102而带动限位块103向上动作时,限位块103即脱离支撑杆20的卡制齿201,使支撑杆20可自由升降以调整其高度或直接降下。
上述常见的简易式升降承载台虽可达到预定的使用功效,但由于支撑杆采用铸造成形的方法一体制造,因此其制造成本较高,导致简易式升降承载台的整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产品竞争力无法提高,且经铸造的支撑杆,其整体结构的抗扭曲能力较差,会因承载重量而产生偏压而发生断裂。也有采用钣金成型制造的支撑杆,以降低支撑杆的制造成本,其结构如图7,主要在呈形的支撑杆30的两侧板301上设有若干呈连续波浪状且朝下的卡制缺口302,支撑杆30通过钣金机械弯制成形,再在支撑杆30顶端焊接固定承载架303即可完成支承架的制造。
然而上述以钣金成型制造的支撑杆,在实际制造及使用时,发现存在着下面的问题:一是弯制成型的支撑杆,由于两侧的侧板深度远比底面的平板宽度长,致使两侧板的深度较深而间距相对较窄,在弯制成形时需使用大型的大吨位的钣金机械来生产,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制造难度相对较高,除造成采购大型钣金机械时的成本负担外,更因制造不易而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二是由于支撑杆两侧板的间距小于基座伸出套管的管径,产生间隙,如图8,当使用时常使支撑杆在伸出套管内晃动,而产生偏压力,易使卡制缺口周缘变形甚至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升降承载台的支撑杆,其制造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支撑杆1伸入基座10的伸出套管101内,支撑杆1上的卡制座12与伸出套管101内的限位块103配合定位其高度,支撑杆1上端固定承载架13,支撑在机械、车辆的底侧,支撑杆1的卡制座12焊接固定在呈方形的支撑管11的一侧,卡制座12的整体宽度比支撑管11的宽度窄,支撑管1的管径与基座10的伸出套管的管径相匹配。
卡制座12的两侧板121至底侧平板123的深度比平板123的宽度短。支撑管1采用呈型的支撑杆30,在支撑杆30的开口处焊接固定呈型的卡制座2,卡制座2的侧板21与基座10的伸出套管101内管壁保持一段距离。
支撑管11呈矩形。
在支撑管上焊接固定呈浅 形的卡制座时,由于其两侧的侧板深度较浅,并且远比底侧平板的宽度短,因此在进行钣金机械弯制成形时,可采用小吨位的冲压设备,且可使成形工作容易进行,提高工效并减少对设备的投入。因呈方形的支撑管上焊接固定卡制座,卡制座的整体宽度比支撑管或支撑杆的宽度窄,并且支撑管的管径与基座的伸出套管的管径大致相等,使支撑管与伸出套管的内管壁微微接触而不会晃动,除可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外,更可使其支撑管的整体强度较高,而不会产生承载重量的偏压力,因此不会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的危险。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常用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常用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为另一常用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另一常用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可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可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