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电路拆卸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06277.2 | 申请日: | 199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7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诚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拆卸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拆卸集成电路(块)的专用工具。
在目前各类电子产品中普遍的大量应用集成电路,它的诞生不但极大的促进了电子工业的革命性变革,由于集成电路可以极大地简化电子电路,降低电子产品成本,使各类电子产品很快地普及到各个领域和家庭。它的应用量越大,相应的维修量也会加大。然而在维修上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将集成电路从印刷线路板上拆下来这道工序。但现在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拆卸工具。集成电路的接线脚少则十来只,多则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处理故障时,无论是确定了集成电路已损坏,还是怀疑它是否损坏,均需将相关的集成电路从印刷板上拆下来。拆卸集成电路时,必须逐个将其接线脚上的焊锡清除干净,使其与印刷板分离。除锡方法,目前只有吸锡器吸除,金属编结线吸附,空心针钻离等几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加热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工具本身也存在很多缺陷。1)吸锡器一次仅能吸除3-5个焊点上的焊锡,就会堵塞而不能继续使用,还经常吸不净锡,出现粘连现象。其密封胶圈由于受热,很短时间就老化漏气。吸嘴也容易氧化漏气不能使用,而这些配件在市场上经常买不到。因此一把新买来的吸锡器用不了多久便不得不报废。2)使用编结线虽然吸锡效果好,但材料消耗大,价格又高,市场上又很少有卖的。3)比较实用的是用空心针钻离,不但清锡效果好,又没有任何材料消耗。但是它的工艺效果很差,经空心针钻离的印刷板,轻则将铜铂刮起毛剥离绝缘基板,重则干脆将铜铂刮掉。这不但增加重新焊接的难度,同时还将好好的印刷板搞得破烂不堪,很是难看。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集成电路各接线脚的间距也越来越小。目前已由原来的2.45mm向1.7mm过渡。而一些特殊用途的集成电路(如CPU),其接线引脚更是密得无从下焙铁。而焊在双面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目前除了采用破坏性的方法外,是无法完整的拆下来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拆卸集成电路技术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拆卸效率极高的集成电路拆卸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装配在总体支架(14)上的加热器和起拔器沟成。加热器的主要构件加热板(1)下端是长方形平板,加热后和集成电路接线脚根部紧密接触,将热量传递到集成电路接线脚根部,由接线脚根部再传递到印刷线路板下面的接线脚焊点上。加热器的其它部件有加热板固定套筒(2),电热芯(4),复位弹簧(3),传动拉片(16),加热板拉簧(5)等。起拿器由抓钩臂(8),抓钩(6),抓钩平行器(7),抓钩臂缓冲装置(9),抓钩臂张力弹簧(13),缓冲装置弹簧(10)等构成。抓钩臂(8)带动抓钩(6)可抓牢各种规格的集成电路,待加热板(1)将集成电路上的所有接线脚焊点上的焊锡熔化后,提动拆卸器的手柄(15),集成电路便很容易地随着抓钩脱离印刷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手柄(15)和总体支架(14)是一体的。控制和协调加热器和起拿器动作的扣环(12)就设在手柄(15)之内。电源线及两只电热芯(4)的引线均接到固定在手柄(15)和总体支架(14)之间细腰上的绝缘接线盒(17)内的接线端子上。接线盒是用工程塑料压制的。工程塑料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备有多种不同规格尺寸的加热板(1)。根据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集成电路,可选用相对应规格尺寸的加热板(1)。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一些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拆卸集成电路时,焊点加热与起拿合在一起,由同一手柄控制动作。只要一放一提即可,比拆一只三极管还要省事,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快捷,效率极高。
2.对现有技术很难拆卸的1.7mm间距,甚至更小间距的集成电路,同样可以毫不费力的无任何损伤的拆卸。
3.对现有技术根本无法拆卸的双面焊接的集成电路,亦可无任何损伤的加以拆卸。
4.由于拆卸时对各焊点加热时间很短,没有任何机械操作,所以无论是印刷线路板,还是集成电路均无任何机械损伤,均完好如初,重新焊接后整洁美观,看不出一点重焊痕迹,完好如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的正,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2)的正,侧面剖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方案(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诚,未经朱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6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