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式打窝组钩无效
| 申请号: | 99205887.2 | 申请日: | 199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8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有振 |
| 主分类号: | A01K83/02 | 分类号: | A01K83/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永忠 |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叉式打窝组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类,特别是一种叉式打窝组钩。
现有的鱼钩多为单钩、双钩,这些鱼钩装饵后,视觉体积小,每次下钩所带饵料也小,因而使觅食的鱼类较难发现钓饵。这些常规鱼钩所用饵料是将水加入粉未搓成团使用,进水后不会形成一片雾状区,因而难以钓获鲢、鳙、鲮鱼,适钓范围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式打窝组钩,它不但能扩大适钓鱼类范围,而且还能使鱼类更容易发现钓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叉式打窝组钩,由2-8枚鱼钩组成,每枚鱼钩钩柄末端紧固有弹性线状体,其中一根弹性线状体稍长并屈曲成吊环,各弹性线状体另一端部扎紧成组钩钩柄,使组钩钩柄与各分列的弹性线状体成一定的角度。扎紧后的组钩钩柄可以用粘结物粘结定型,使之与各分列的弹性线状物成一定的角度。扎紧后的组钩钩柄亦可以在其各分列的弹性线状物上套有一条螺管形金属丝套,使之与组钩钩柄构成一可任意调节的夹角。所述组钩钩柄与各分列的弹性线状体的夹角为100°-160°角度,使各鱼钩外伸以便于鱼类吞食。所述弹性线状体为锦纶丝或金属丝。
将安装好的叉式打窝组钩放进水杯或钓池里泡湿,再将组钩放入粉饵内摇动几下,让组钩粘上粉饵,重复上述步骤3-5次即可投入水中钓鱼。此钩所用饵料进水后边沉底边散落,形成一片雾状区,此雾状物与鲢、鳙、鲮三种鱼类所吸食的浮游生物相类似。
叉式打窝组钩装饵后的视觉体积是常规单、双钩的数倍至十数倍,而每次下钩所带饵料也是单、双钩的数倍以上,能使觅食的鱼类容易发现钓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扩大适钓鱼类范围:不但可钓获草、鲤、鲫鱼,而且可大量钓获常规钓钩较少钓获的鲢、鳙、鲮鱼。
(2)能使鱼类更快地发现钓饵。
(3)本叉式打窝组钩一般采用相当于伊势尼形7-18号钩,不能钓上30克以下的小鱼,因此,可大大减少对小鱼的杀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资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叉式打窝组钩由5杖鱼钩4组成,在每枚鱼钩4的钩柄5末端紧固有一段弹性体3,本实施例采用锦纶丝,其中一根锦纶丝稍长并屈曲成吊环1,然后,用细铜丝将各根锦纶丝捆扎紧成组钩钩柄2,并用粘结物粘结定型,使组钩钩柄与各根锦纶丝及鱼钩的夹角在100°-160°角度范围内。
为了使组钩钩柄与各根锦纶丝及鱼钩的夹角在100°-160°角度范围内并可任意调节,可以分别在各锦纶丝上紧套有一条螺管形金属丝套,拨动螺管形金属丝套即可调节各鱼钩与组钩钩柄的夹角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有振,未经张有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5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