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锁的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05466.4 | 申请日: | 199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75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清传;周俊利;陈柏仰;林振铭;赖振文;杨素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2 | 分类号: | E05B49/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顾洪霞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的传动装置。
现有的电子锁传动装置,在已有技术中存在着很多种,但都有着共同的缺点,即:构造繁杂、组装不易,不利于工厂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子锁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锁的传动装置,使其构造简单,安装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锁的传动装置,其包括一内传动元件,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套合部,该第二端可操作一锁闩,该内传动元件轴向具有一通孔;一外传动元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该第一端穿设于该内传动元件的通孔中,该第二端则连接一外把手;一啮合元件,其连接外传动元件的第一端,该啮合元件具有一啮合部;一离合元件,具有一可啮合该啮合元件的啮合部,该离合元件并有一可配合该内传动元件的套合部,以使该离合元件可套合于该内传动元件的第一端中;一可提供该离合元件偏压力的弹簧;一内驱动管,为一中空管状体,其一端连结一内把手,另一端具有至少一脚;一带有一通孔以供该内传动元件第二端穿设的扭力弹簧座,该扭力弹簧座并具有至少一结合孔可套合该内驱动管的脚,而使该内传动元件与该内驱动管一并转动;;以及一电磁螺线管,该电磁螺线管置于该内驱动管中,并具有一杆,该杆连接该离合元件,电磁螺线管通电时该杆可由该电磁螺线管的第一位置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离合元件啮合于啮合元件;该电磁螺线管未通电时电磁螺线管的杆以及该离合元件位于第一位置,该离合元件不啮合于啮合元件,此时转动外把手可带动外传动元件以及啮合元件一并转动,以形成外把手空转;当电磁螺线管通电时,电磁螺线管之杆以及离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离合元件与啮合元件啮合,此时转动外把手可带动外传动元件、啮合元件、离合、内传动元件、以及锁闩一并转动,而使门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锁的传动装置,其中该内传动元件的套合部设计为至少具有一槽,该离合元件的套合部则为配合该内传动元件的槽至少设有一突出部。
前述的电子锁的传动装置,其中啮合元件的啮合部为具有适当形状的凸出部,该离合元件啮合时为配合啮合元件的凸出部而设有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传动装置,其构造简单,安装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电子锁外侧锁体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电子锁内侧锁体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电子锁传动构造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电磁螺线管未通电时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电磁螺线管已通电时的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锁的传动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安装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传动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分解立体图。图1为电子锁的外侧锁体部份,其组合是由一可供握持的外把手11穿过垫圈12,而插入外侧壳体21的孔211中,并以C形扣环13套合于外把手11的扣环槽111,而将外把手11安装于外侧壳体21上。
一外侧扭力弹簧14安装于外侧扭力弹簧座15上,并以螺丝16将外侧扭力弹簧座15结合于外把手11上,当外把手11转动某一特定角度时,外侧扭力弹簧14即提供一扭力使外把手11恢复至原位。外侧壳体21上并有一备有电源接头22,当电子锁的电池电力耗尽而使用者如在门外,则可由备有电源接头22外接电源而使电子锁有足够电力开锁。一可读取密码的装置3以螺丝31安装于外侧壳体21上,一外侧防水护盖23可安装于外侧壳体21上以防止水分进入外侧锁体中。
如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传动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内传动元件48、一外传动元件47、一啮合元件49、一离合元件46、一弹簧53、一内驱动管43,内侧扭力弹簧座51以及一电磁螺线管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5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