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底座的改良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99204851.6 | 申请日: | 1999-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13/36 | 分类号: | A45C13/36;A45C13/38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底座 改良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底座的改良构造,尤指一种具有保护行李箱本体底部的行李箱底座的改良。
查一般行李箱的基本构造,都由纤维布或塑胶形成的行李箱本体,本体底部设角轮,本体上方设拉杆座体,座体乃供支承拉杆装置,拉杆装置的上端为握把,握把下端为内管,内管的外端为外管,内管可在外管内伸缩自如,外管的底部则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则设在行李箱本体的底部里面,再由一外板将基座锁固在行李箱本体,同时上述设在行李箱本体底部的至少两角轮也藉一内框架锁固在行李箱下端的角落上,此乃当前一般行李箱的构造的走向,例如,美国专利第5,653,000号(公告于1997年8月5日)、我国专利公报第241474号(公告于1995年2月21日)等案都为该项构造的典型代表,该等行李箱的好处是可利用现有的公模所生产的零组件拼成行李箱,其缺点在于行李箱的组装繁琐费时、费工,且造型无法因应市场需求而任加变化,在国际市场削价竞争下,几无利润,此外该行李箱的最大缺点在于用户在拖用行李箱时,行李箱的底部,包括角轮周围及两角轮之间最容易与外界碰触,尤其是两角轮之间的底部部位的行李箱本体受伤机率最高,一般而言,擦伤的情况最为严重,当然扭曲的情况亦在所难免,故如何在行李箱本体的底端附近附设一保护构造,便成为一般消费者的需求趋向。
我国专利公告第205651号(申请案号第81216373号)的行李箱拉杆结构乙案中的第5图虽提供一保护行李箱底座的构造。惟该底座是将拉杆的下端压扁再藉铆钉或螺栓锁固在L型基板的外侧上,此不惟组装作业不便且该护板的宽度仅及于拉杆的宽度略大,若欲增加其宽度势必造成构造的复杂化,与组装作业更加困难,实为其美中不足之处。
又我国专利公告第331096号(申请案号第86218980号)的“旅行箱底座板结构改良”及公告第341075号(申请案号第87204434号)的“置放平稳之旅行箱底座改良”,虽构造简单,装配容易,但其与拉杆装置的连接关系均为外露式而非隐藏式构造,易言之,该等底座板的改良其目的在于结构性的坚强度改善,而忽略了行李箱的外观的美化,也为美中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习用行李箱底座构造的上述缺点,而创出一种具保护行箱本体底部的行李箱座体的改良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底座的改良构造,其拉杆装置是隐藏在行李箱本体内而将行李箱底部的两角轮间的正面与底面之间以一角板装置扣接一宽面板面,以将行李箱的两外侧角轮及拉杆装置与底座连成一体,不惟构造简单,组装容易且达到实质上保护行李箱底部的行李箱底座的改良构造。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该行李箱前板的下端开设两洞孔,该底座是由一设在李箱本体外部的一底座角板及一设在行李箱本体内部的一宽面内衬板两者组成的,其中,该底座角板的垂直板对应于上述拉杆装置的两外管底端位置处分别设置一孔座,该宽面内衬板对于底座角板两孔座的位置处也设有对应的两通孔,以便该底座角板的两孔座自行李箱本体前板下端的外部的上述两洞孔伸入行李箱本体内部,并穿过宽面内衬板的两对应通孔,再将拉杆装置的外管底端插固于底座角板垂直板上的两孔座,并以固定元件将其固定在孔座上,复将上述两角轮锁固在宽面内衬板上的两端,因而使行李箱本体前板下端部为底座角板所护盖而获致保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功效及特点,将佐以如下附图的说明而益加明晰。
图示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整体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底座的角板另一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整体的角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底座组合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底座组合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底座组合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拉杆座体的剖面图。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
10行李箱本体 11拉杆装置 12内衬板 13、14左右角轮
15底座角板 10A-10A方形孔 114拉杆装置的座体
10B-10B方形孔 110握把 111内管 112外管
113L形座板 150垂直板 151水平板 152-152方形孔座
121-121方形孔 158套筒 153凸肋 159间隙
112T外管的外侧一面 112N外管的内侧一面 157固定孔
154固定凸部 123-123内衬板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4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沸腾的新型饮水机
- 下一篇:翻盖式火柴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