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承载膨胀螺栓无效
| 申请号: | 99204616.5 | 申请日: | 1999-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 发明(设计)人: | 谈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谈建民 |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膨胀螺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承载膨胀钢螺栓。在已有技术中,一般的膨胀螺栓由膨胀管、螺栓、垫圈和螺母组成。在螺栓的头部呈锥形体,另一端具有螺纹,开口槽的金属膨胀管一端,对着螺栓的锥形体,套在螺栓中,螺母旋在螺栓上。使用时,旋紧螺母使膨胀螺栓头部的开口槽与建筑物匹配的孔胀紧,但由于螺栓头部锥体与膨胀管面限于一圈,受力面小,且不均匀,再则,由于膨胀管仅一端受胀力,另一端由被坚固物的径向力对胀力端的力距,包括由于建筑物振动,受该力距对胀力端产生的反复摇动,会使膨胀管向下偏转,使紧固的安全可靠性受到了影响。当紧固需要拆除时,这种结构的螺栓不可卸,而只能突出建筑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承载和重承载的膨胀螺栓,并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外露于建筑平面上的螺栓的长短,也能够卸出在建筑物上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由二组金属膨胀管和托胀螺母、螺栓、垫圈和标准螺母组成,其特征是:螺柱为双头螺柱,其中外端带传动联接形面;前后二节同方向的膨胀管分别均有等分的开口槽,其开口的一端内壁均为锥形楔面;调节托胀螺母和动承载托胀螺母与二节膨胀管的锥形楔面前后对应匹配相吻合,组成二组动承载膨胀结构;调节托胀螺母和动承载托胀螺母分别挟持膨胀管与螺柱螺纹旋接,并外加提供楔紧胀力的垫圈和螺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承载膨胀螺栓由螺母转动,提供楔紧力,使二个托胀螺母与两个膨胀管的开口槽相对收缩移动,并沿匹配的锥形面楔入膨胀管,最终使两组膨胀管同步胀紧建筑物上与其匹配的孔内。由于二组膨胀管及其锥形结构的共同作用,使膨胀管的受力面比原有的膨胀螺栓增大一倍以上,压强小,砖墙相对不易损坏,混凝土结构的人为保险系数可大大减小,从而降低了建筑材料成本。就膨胀螺栓本身的效果而言,更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第二组膨胀管能起到更有效的固定作用,使联接于混凝土或砖墙等建筑物内的膨胀螺栓起到重承载和震动负载的特别功效。螺柱外端的传动联接于形面,既可用外力控制螺柱的转动、以防止螺柱与螺母同步转动,又可单独转动,以调整螺柱外露的长短。当紧固点拆除时,还能完全方便地卸出螺柱。
以下用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承载膨胀螺栓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膨胀管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如图1所示,膨胀螺栓由双头螺柱7,膨胀管2、4,调节托胀螺母1,动承载托胀螺母3,垫圈5和标准螺母6组成,螺柱外端的传动联接形面为一字和十字旋凿槽,或是螺柱外端呈的扁势或多边形结构。调节托胀螺母1旋接在螺柱7上,调节托胀螺母有大倒角,以利于整个膨胀螺栓容易顺利塞入膨胀孔时起导向作用;膨胀管2的开口槽对着调节托胀螺母1套入螺柱6上,与调节托胀螺母的锥形楔面对应匹配相吻:动承载托胀螺母3旋接螺柱7上,排序第三,其锥形楔面与膨胀管4的开口槽对应匹配相吻,再外加垫圈5和标准螺母6。二个膨胀管2、4均有作三等分的开口槽,每端形成三片胀块。每片胀块一侧呈锥形,使膨胀管的受力面更大;每个开口槽底部可与一个圆孔相连,以分散胀块的应力。本结构膨胀螺栓为金属材料,其中膨胀管采用具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性能优良,成本低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铁素体经济不锈钢材料;其他零部件也采用具有节能、性能相当于45钢调质态和50钢调质态,且性能均匀、无脱碳、加工方便并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易切削微合金非调质钢或铁素体经济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谈建民,未经谈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4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