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绳芯V带成型机无效
| 申请号: | 99204118.X | 申请日: | 199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3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中华 |
| 主分类号: | F16G5/08 | 分类号: | F16G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绳芯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工业用双绳芯V带的成型机。
V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中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近似为等腰梯形的传动带。目前,在成型机上进行V带的成型工艺有两种:一种是非恒张力多头叠加式成型工艺,另一种是恒张力单头排列式成型工艺。非恒张力多头叠加式成型工艺是我国V带生产厂家最早普遍采用的正成型工艺,其工艺步骤主要包括将预压出的底胶条按所需长度和重量切断并塔接成环状,将环状底胶条套在中心距可调节的具有相应槽形的鼓上,边转动边伸长,伸至预定的长度后,再按不同V带型号贴合数层(2至7层)胶帘布,并贴合伸张胶片,然后用挤压辊把带芯切割开。这种成型工艺的最大缺点是将帘布直接叠加在底胶上,无法保证帘布的恒张力,硫化后帘布排列不齐,层和层之间发生位移,V带的承载能力不高,使用寿命短。恒张力单头排列式成型工艺是目前国内外V带生产厂家采用的反成型工艺,这种成型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在双鼓排绳时,由于线绳张力大而使双鼓弯曲变形;对于长度大于5000毫米的V带,在排列线绳时会出现线绳长短不一的现象;对于型号较大的V带,强力较低,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对现有的V带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恒张力多头螺旋式成型的双绳芯V带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其成型工艺路线独特简便、操作人员少、成型周期短、产品尺寸准确,所生产的V带具有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生产V带周长大于3000毫米的普通V带、窄V带、六角带(双面V带)、变速V带、圆带、环形平带及其它V带等。
本实用新型由分立驱动装置(11)、导轨(12)、螺旋排绳装置(13)、上胶条装置(14)组成(见图1)。
螺旋排绳装置(13)(见图2)由排绳主动轮(1)、排绳被动轮(2)、螺旋轮(5)、驱动轮(6)、定位装置(7)、被动轮气缸(8)、胶绳轮(16)、导向
螺旋排绳装置(13)(见图2)由排绳主动轮(1)、排绳被动轮(2)、螺旋轮(5)、驱动轮(6)、定位装置(7)、被动轮气缸(8)、胶绳轮(16)、导向轮(17)组成。排绳主动轮(1)旋转轴的水平位置是固定的,排绳被动轮(2)旋转轴的水平位置可移动以调节中心距。排绳主动轮(1)和排绳被动轮(2)的轮面为槽形。螺旋轮(5)由驱动轮(6)驱动旋转,带动胶绳轮(16)和导向轮(17)旋转,通过定位装置(7)完成绳芯的排绳。装有胶绳的胶绳轮(16)数量为2个以上,故称多头排绳;在螺旋轮(5)的旋转过程中,由胶绳轮(16)提供给胶绳恒张力,恒张力的大小可预先调节设定。
上胶条装置(14)(见图3)由胶条主动轮(3)、胶条被动轮(4)、被动轮气缸(8)、压合轮气缸(9)、压合轮(10)、胶条托轮(15)组成。胶条主动轮(3)和胶条被动轮(4)及压合轮(10)的轮面为槽形,胶条主动轮(3)和压合轮(10)将绳芯、底胶条、伸张胶条贴合成一体;胶条托轮(15)位于绳芯的上下两面,用于提供底胶条和伸张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双绳芯V带成型工艺,首先在螺旋排绳装置(13)上调节中心距,装入胶绳,调节导向轮(17)间距并定位,导开胶绳通过导向轮(17),设定恒张力,胶绳通过定位装置(7)、排绳主动轮(1)和排绳被动轮(2)环绕一周,将绳头固定,驱动排绳主动轮(1),通过胶绳(18)带动排绳被动轮(2)旋转,同时,通过驱动轮(6)驱动螺旋轮(5)旋转,使胶绳轮(16)上的胶绳在恒张力下呈螺旋状缠绕在排绳主动轮(1)和排绳被动轮(2)之间的胶绳(18)上,形成环状的绳芯。对同一型号的V带,只需设定一次螺旋间距和恒张力,就可一次性完成排绳工序,继续排绳时不需再设定,且排绳过程中不需纠偏和调节,因而解决了恒张力单头排列式成型工艺在双鼓排绳时需纠偏和调节的问题。在排绳过程中,排绳被动轮(2)通过被动轮气缸(8)可实现抗拉体张力的自动调节,因而解决了恒张力单头排列式成型工艺在双鼓排绳过程中,由于排列的线绳根数增加而导致张力加大引起被动鼓弯曲变形的问题。
底胶条、伸张胶条和绳芯的压合是在上胶条装置(14)上完成的。将成型好的2条环状绳芯套在胶条主动轮(3)和胶条被动轮(4)的槽中并张紧,底胶条和伸张胶条分别装在胶条托轮(15)上,位于绳芯的上下两面,贴合胶条时,将两条胶条分别从胶条托轮(15)上导出,底胶条和伸张胶条随着胶条主动轮(3)的转动而进入压合轮(10)与胶条主动轮(3)之间的槽形空间,与绳芯自动对位压合,最后取下带坯进行包布和硫化,制成成品V带。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中华,未经曹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4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驱动三轮摩托微型客货车
- 下一篇:抽水马桶水箱节水放水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