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炊事灶节能器无效
申请号: | 99203985.1 | 申请日: | 199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620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可全 |
主分类号: | F24B13/02 | 分类号: | F24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9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炊事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柴炊事灶燃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燃柴炊事灶节能器。
目前使用的燃柴炊事灶,一次加柴量少,加柴次数较多,柴草单层燃烧,火力小,炊事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点而提供一种燃柴炊事灶节能器,该节能器安装在燃柴炊事灶中,柴草进行半气化双层燃烧,一次多量加柴,加柴次数减少,火力旺,炊事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燃柴炊事灶节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开设有出火孔,该出火孔有拦柴物,所述拦柴物拦挡柴草,使所述出火孔不被柴草堵塞而使所述出火孔保持畅通,使柴草顺利燃烧。
拦柴物可以是围栅或吊栅。隔板中部下凹以利热量向锅集中幅射,拦柴物设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围栅利于与隔板整铸为一体;隔板上面扣设盖板形成二次风夹层利于预热二次风和降低隔板温度。隔板中部上凸呈弧形圆顶状或呈圆台状或呈倒扣的盘状,利于减少灶的泥石量而减少热容和利于气流旋转混合。拦柴物至出火孔孔边合适的距离范围为出火孔直径的1/2,在这个距离内设置的拦柴物作用基本相同,都可使出火孔不被柴草堵塞而使出火孔保持畅通。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隔板将炊事灶燃烧室分隔为下层一次燃烧室和上层二次燃烧室;柴草在下层燃烧室燃烧,气体混合不均匀,产生贫氧燃气、富氧燃气、煤气、空气,这些混合气体在出火孔混合,可在上层燃烧室继续燃烧,当下层燃烧室温度提高后,就可一次多量加柴,煤气量相对增多,空气量相对减少,此时,可向下层燃烧室或向上层燃烧室送入二次风,这样燃烧较完全,柴草燃烧迅速,热强度高。与现有柴灶相比烧煮好相同数量的物料,所需时间较少,反之,相同时间烧煮好相同数量的物料,烧柴较少。一次加柴量较多,加柴次数减少,既省力又省时,或者既省力又省柴。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在图1、7、9、11、15、16、17中,隔板为剖视图,其余为正视图;在图20、21、22中,隔板和槽形铁板为剖视图,其余为正视图。图1是实施侧1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3是图1俯视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5C-C线剖面图,图6是图5或图7B-B线截面图,图8是图7D向视图。图9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E向视图。图11是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F-F线截面图。图13是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部分为剖视图,部分为正视图)。图15是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图17是实施例10结构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11结构示意图。图19是包括实施例1变体结构和一个圆筒形壳体的炊事灶结构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12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0H-H线截面图,图27是图201-1线截面图。图21是实施例13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1J向视图。图22是实施例14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2G-G线截面图。图23是实施例15结构示意图。图24是实施例16结构示意图(隔板和盖板为剖视图,其余为正视图)。图29是包括实施例14和圆筒形壳体的炊事灶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隔板1为矩形,正好利用矩形的4个角为4个凸耳4,凸耳4有孔4A,以便固定,加强筋5以增加强度;隔板1中部下凹,该下凹区域有圆形出火孔2,出火孔2下面有由5根竖条7和圆环8构成的围栅9,围栅9上大下小且与隔板1整铸为一体而制造省工。出火孔2偏离隔板1的对称中心处,适用于凹弧形炊事灶,让高温火焰远离烟囱一些,使锅多吸收火焰热量。围栅9有下口8A。
实施例2。参见图4,隔板1为圆形,中心有出火孔2;出火孔2下面焊接有3根竖条7,3根竖条7下端与圆环8焊接为一体,形成吊架6。本实施例吊架6间隙大,适合燃用杆类粗长柴草。
实施例3,参见图5,图6,图7,图8。隔板1为圆形,外周部分有3个突起区域13,突起区域13有斜面14,使带有突片的升降调节圈在斜面13上旋转升降。隔板1中央有椭圆形出火孔2,出火孔2下面对称焊有2块带缺口15的吊块11,横条12两端分别与2块吊块11的下端相连。出火孔2在隔板1的对称中心处,适用于设有环形槽烟道的炊事灶,使火焰在锅下方均匀分布,被充分吸收热量后进入环形槽。
实施例4。参见图9,图10,隔板1开设有出火孔2,出火孔2下面对称焊有2块吊栅16。横条12两端分别与2块吊栅16的下端相连,吊栅16包括竖条7、间隙10;出火孔2较远偏离隔板1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可全,未经王可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3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