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蝶、隐闸式保险门无效
| 申请号: | 99203892.8 | 申请日: | 1999-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忠 |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C17/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少琳 |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排蝶 隐闸式 保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排蝶、隐闸式保险门,主要适用于保险柜门、防盗门等。
现有的保险柜门、防盗门等,主要采用锁舌控制门的开或关。只要把锁舌撬开便可打开门。在发生的盗窃事件中,大部分是通过撬开锁舌,打开门而进入偷窃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排蝶、隐闸式保险门,用于保险柜门、防盗门等,可达到有效地防止门被撬开的目的。
双排蝶、隐闸式保险门,在手柄处、门体与门框间设有机械锁,门体设计为上、下移位,在门体和门框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门蝶,其中一边为转动门蝶,作为门开启或关闭的转动轴,另一边为子母蝶,门体关闭时,子蝶进入母蝶,起保险作用;在门体的里侧固定一活动门闩,门闩与门框上对应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栓,活动门闩连接手柄,当门关闭时,定位栓套入定位孔中,转动手柄,门体上移,用于控制门体的上、下移位;在门体和门框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对扣,当门关闭后上移,门体被扣住,起到多层次的保险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双排蝶、隐闸式保险门,在门体与门框之间设计了多层次的保险结构,具有防撬、安全牢固、使用方便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门打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面示意图(门关闭)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下挡块开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下挡块关状态)图中:1-门框 2-定位栓 3-转动门蝶 4-门体
5-定位孔 6-活动门闩 7-子母蝶 8-卡孔
9-卡扣 10-卡槽 11-卡块 12-齿条
13-齿轮 14-门框 15-门体 16-下挡块
17-凹槽 18-滑动点
实施例一为保险柜,如图1、图2所示。在手柄处、门体与门框间设有机械锁(与普通保险柜的机械锁相同),门体4设计为上、下移位,在门体4和门框1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门蝶,其中一边为转动门蝶3,作为门开启或关闭的转动轴,另一边为子母蝶7,门体关闭时,子蝶进入母蝶,起保险作用;在门体的里侧固定一活动门闩6,门闩与门框上对应设有定位孔5和定位栓2,活动门闩连接手柄,当门关闭时,定位栓套入定位孔中,手柄的内侧设有齿轮,门闩上设有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手柄,门体在齿轮和齿条的作用下上移,用于控制门体的上、下移位;在门体和门框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对扣,在门体下面的对扣由卡孔8和卡扣9组成,当门关闭后上移,卡扣进入卡孔的窄槽中,门体被扣住,在门体上面的对扣由卡槽10和卡块11组成,当门关闭后上移,卡块进入卡槽中,门体被扣住,起保险作用。采用机械锁将把手、门体与门框锁定,使门体无法向下移动。
实施例二与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在门体下面的对扣为下挡块16,在下挡块上设有凹槽17,下挡块可转动地固定于门体上,柜体上设有滑动点18置于凹槽中,当门关闭后上移,下挡块转出,顶住门体上移后底部的空档,门体被扣住,起保险作用;在手柄与门闩之间设连杆或者设杠杆连接,用于由手柄控制门体的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忠,未经陈国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3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液化气蒸发压力调控装置
- 下一篇:弯曲半径量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