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下式高效旋风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03122.2 | 申请日: | 1999-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20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银昌 |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敦成 |
| 地址: | 15003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吹下式 高效 旋风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除尘器。
目前用于烟气中的粉尘分离的设备,主要是传统的离心式除尘装置。它的除尘效率一般在60%左右,阻力损失120mmH2O以上。按照现在的环保排放标准,这种设备一般是达不到排放标准的。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如电除尘、滤袋除尘等,效率较高、除尘效果也很好,但这些除尘设备不能普遍适用于各种场合,而且设备造价较高。多管铸铁(陶瓷)高效旋风除尘器的造价较高,一般用户也接受不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除尘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的吹下式高效旋风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沿切线引入的进气管、位于壳体下部的灰斗,在壳体内设置有通道面积逐圈减小的螺旋板,螺旋板的外圈与进气管相连,内圈与排气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如下结构特征:
1、所述的螺旋板共有四圈,每一圈的入口处有一段直线加速段,直线加速段与螺旋段之间圆滑过渡。
2、在壳体外部设置1-2个外置滤袋净化器,壳体上有与外置滤袋净化器相贯通的孔,外置滤袋净化器的出口接引风管。
3、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内置滤袋净化器,内置滤袋净化器的出口接引风管。
4、在螺旋板的下部设置有内反折板。
含尘浓度较高的烟气从锅炉引出来之后,以n1m/sV1初速度进入除尘器。含尘气体开始是做切向直线运动进入到除尘器进气段,待速度逐渐增大到V1时,便转换成圆周旋转运动,含尘气体在旋转运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将重度大于气体的较大的粉尘粒子,甩向器壁,尘粒子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V1初速动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器壁下落坠入灰斗。当含尘气体以V1初速度作圆周旋转运动一周时,便转换为n2m/sV2中速度作圆周旋转运动,这旋转速度比V1加大了,那么产生的离心力也随之增加很多,在该离心力作用下,对10μm以下中等尘粒子,甩向器壁起一定的作用,同样,少量气体和沿器壁失去惯性力的尘粒子很快下落坠入灰斗。依此向下进行,经过几圈之后,含尘气体连续不断地无曲折地作圆周旋转运动,将控制在本体内夹带的大、中、小粉尘粒子分离出来,使烟气得以净化。另外附设外置式、内置式滤袋净化器,在无需增加任何新动力源的情况下,不断从灰斗内吸收少量的气体,这样灰斗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促使除尘器内夹带分离空间,而产生一种较强的向下诱导力,使双相流烟气中气--固加速分离,形成少量的气体和沿器壁失去惯性力的粉尘粒子一起进入灰斗。由于烟气始终是连续不断地无曲折地作圆周旋转运动,没有碰到转折能量损失,本体阻力损失是极小的,所以实际阻力降到一般除尘器阻力损失的一半。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除尘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示图;
图3是图2的A-A剖示图。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其外部结构包括壳体1、沿切线引入的进气管2、位于壳体下部的灰斗3。再结合图2和图3,在壳体内设置有通道面积逐圈减小的螺旋板4,螺旋板的外圈与进气管相连、内圈与排气管5相通。螺旋板的圈数一般在3-5圈,为实现每一圈的通道面积逐圈减小、气流速度逐渐增加的目的,每一圈的入口处有一段直线加速段,直线加速段与螺旋段之间圆滑过渡。在壳体外部设置2个外置滤袋净化器6、7,壳体上有与外置滤袋净化器相贯通的孔,外置滤袋净化器的出口接引风管8。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内置滤袋净化器9,内置滤袋净化器的出口接引风管。在螺旋板的下部设置有内反折板10。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在螺旋板内侧设置有耐磨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银昌,未经王银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3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