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缠线组无效
| 申请号: | 99201442.5 | 申请日: | 1999-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7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阳 |
| 主分类号: | A01K91/053 | 分类号: | A01K91/0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台湾省南投***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缠线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尤指包括母线与子线的钓鱼线组,特别是指一种防缠线组。
在钓鱼活动中,其子线与母线间的组合,主要是利用连结环作为连接介质;如此的组合,可以使子线与母线获得较佳的鱼讯传递灵敏度,但也因为子线与母线间的连结环小而短,容易在远抛时,造成子线折返缠绕于母线上。
于是业者发明了天平,来取代连结环,并具有支撑子线远离母线,来达到防止子线缠绕的使用目的。如图1所示,是一般常见使用的的防缠线组,主要是在天平10一端连结子线11,另一端系结母线12,并于天平10上扣结一连结环13,提供铅锤14配合别针15扣结等共同组合而成;或有将铅锤14直接拴套于天平10上(如图2所示)。以前述的两种组合而言,图1所示的,虽具有可以让钓友自由调节更换不同重量的铅锤14使用的优点,但就整体而言,两者仍具有下列共同的问题:
1、由于母线12与子线11等都系结于天平10两端,而此天平10又是金属杆体配合转子枢结组合,其间又长又重,当鱼就饵时,需由子线11经天平10传递至母线12,中间会有较大的传递损失,无法让钓友迅速而正确的掌握鱼就饵时机。就整体而言,以此天平组合的线组,在钓鱼活动中,所获得的鱼就饵讯息是较迟钝、灵敏度不够,钓友难以掌握提杆时机。
2、在远投时,虽可以防止子线11缠于母线12上,但由于天平10重量大,且以金属杆体为骨干,其摆动性差,相对的降低子线摆动,而使诱鱼功能降低。
由前述得知,一个合理而较实用的线组,在从事矶钓远投时,应除可以抑止子线缠绕外,更要在实际使用时,提高子线摆动性及增加诱鱼效果,让钓友可以获得较佳的钓获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质轻、浮力及摆动性佳的防缠线组,使于使用时,可以提高摆动功能,增加诱鱼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子线末端可与不同形态的连结件连结组合,以利于钓友方便连结的钓钩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与任一天平结构结合的防缠线组。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缠线组,包括子线与母线,其特征是:由一转子在其两端各枢接有一环体,分别系结组合子线与母线,于子线上穿套有一具有适当长度、两端密封的中空胶管组合固定,共同组成一具有中空胶管可以增加摆动性的防缠线组。
其中,该中空胶管一端可配合一固定套穿结于子线前段并与环体连接紧邻胶结固定呈密封状,另端塞结一贯设有穿孔的防水塞体,子线穿出该防水塞体密封定位,构成一两端呈封闭状的空心管体。
该子线末段穿出中空胶管连接一连结件,该连结件为一两端具有封闭环体的连结环;或是一端为封闭环体,另端为扣勾的连结环。
上述连结件可为一呈状的别针,以利于钓钩组方便扣结组合。
该别针形连结件可配合一短胶管连结于子线末端。
该子线与中空胶管前端与一天平的环体连结密封组合,子线末端连接钓钩组连结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下述方式实现:所述转子为两个,分别枢接于一含有两珠体的杆体两端,并于两转子的另一端各枢结一环体,而在杆体的两珠体间连结组合一连结环的环体,该连结环的另端环体系结组合穿套有中空胶管的子线,该子线是穿过中空胶管并在末端折返形成一环体或连接另一连结环。
上述中空胶管一端配合一固定套穿结于子线前段并与环体连接紧邻胶结固定呈密封状,另端塞结一贯设有穿孔的防水塞体,子线穿出该防水塞体密封定位。
另外,该连结环可以不用,直接以子线前段折返穿结于中空胶管前端胶结密封,并形成一环体,再于环体上拴套一调节环体开口的束环。
本实用新型较好地改善了传统防缠线组摆动功能差,诱鱼效果不佳的缺点,可使防缠线组在下水后,中空胶管能自动浮起支撑,使在软管支撑下,具有较佳的摆动功能,增加诱鱼效果。
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详细介绍结构特征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防缠线组结构图(一);
图2:是已有防缠线组结构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子线末端与不同形态连结件组配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天平组合的结构图;
图5:是图4的子线末端枢结有连结环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天平呈倒三角状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空胶管直接插固天平叉杆上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阳,未经林国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1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