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环形罩杯的离心罐无效
| 申请号: | 99200714.3 | 申请日: | 199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2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郑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勤;郑智博 |
| 主分类号: | B04B11/06 | 分类号: | B04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 地址: | 10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离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罐结构,尤指一种带环形罩杯的离心罐。
现有医用离心罐结构,主要用于对血液的净化,使血液流入高速旋转的离心罐中,经分离、净化后由置于离心罐上方的罩杯出口流出完成血液的净化过程。参见图1为已有离心罐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离心罐1和置于离心罐1内的进液管4及置于离心罐1上方的罩杯2,该罩杯2上设有进液口21,出液口22,并在罩杯2与离心罐1之间用一摩擦付3起密封作用,罩杯2固定在机架上,离心罐1在高速旋转托盘6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使血液在离心罐1内被分离,净化,并沿图中箭头方向流进流出,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这种采用摩擦付起密封作用,存在以下问题:①易发热,传导到塑料上易熔化塑料;②密封不好时,易漏液;③在长期磨损中易磨下微粒有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医用离心罐结构;④结构复杂,使用寿命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用摩擦付作为密封件,其罩杯结构更简单,使用寿命高,没有易损件的带环形罩杯的离心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环形罩杯的离心罐,主要包括高速旋转的离心罐和置于离心罐上方的罩杯,一进液管穿伸在罩杯与离心罐内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罐的开口平面上固设一中心开孔的导流板,所述罩杯为一环形罩杯,其杯口处的形状应与导流板之间形成自然密封另在进液管上设有入口,在罩杯上设有出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以下改进方案:上述自然密封可指杯口处的内径小于导流板的外径,并位于导流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可作以下改进:上述导流板可为一中心开孔的圆板或者带有斜面的罩板,其斜面与罩杯的环形部相适应。
上述环形罩杯可为平面与环形面的组合或者平面、斜面与环形面的组合。
上述离心罐可为内装内胆的圆锥形罐体或者直接是一个圆锥形罐体,以上各方案的目的都在于:液体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泄露、其液体分离,净化效果好,没有易损件,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自然密封,即去掉了摩擦付的密封,故有效地解决了已有技术中的摩擦付易发热,磨下微粒,密封不好时易漏液的问题,而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没有易损件,故成本可降低,可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
参见图2、3,一种带环形罩杯的离心罐,主要包括高速旋转的离心罐1和置于离心罐1上方的罩杯2,一进液管4穿伸在罩杯2与离心罐1内而固定,离心罐1的开口平面上固设一中心开孔31的导流板3,所述罩杯2为一环形罩杯,其杯口处的形状应与导流板3之间形成自然密封,另在进液管4上设有液体入口21,在罩杯2上设有液体出口22。上述离心罐1可为内装内胆5的圆锥形罐体或者直接是一个圆锥形罐体,或者是其它形状的罐体。上述进液管4穿伸在罩杯2的中心孔25内而固定,并与罩杯2组成一体悬浮在离心罐1的上方。而进液管4的上端固定在一支架7上。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离心罐1为内装内胆5的圆锥形罐体2环形罩杯2为平面与环形面的组合,上述导流板3为中心开孔31的圆板3,上述自然密封可指杯口处24的内径小于导流板3的外径,并位于导流板3的下方。离心罐1安置在高速旋转的托盘6上,其离心罐1内的内胆5与已有技术相同。
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中,离心罐1为一圆锥形的罐体,环形罩杯2为一平面、斜面与环形面的组合,其自然密封同实施例(一),离心罐1安置在高速旋转的托盘6上,并随托盘6高速旋转。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液体自进液管4上的入口21流经进液管4内,然后在高速旋转的离心罐1内,由底部向上运动(如图2、3中箭头所示方向),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液体在离心罐1内分离、净化,并由导流板3上的中心开孔31流向罩杯2内,并由罩杯上的出口22流出,为了更通畅的流出,上述出口22为一倾斜孔,可与产生负压的设备相连,这样液体流动更通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板3还可设计成带有斜面的罩板,其斜面与罩杯2的环形部23相适应或者设计成其它可起导流作用的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有多种,可依实际需要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勤;郑智博,未经王勤;郑智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