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强制性旋转震动的按摩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00638.4 | 申请日: | 1999-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0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政男;张耀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政男;张耀聪 |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性 旋转 震动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尤其是指一种按摩肌肤、穴位的棒状按摩器械。
现有按摩器种类很多,其中用于对皮肤按摩的往往易产生摩擦拉扯以致伤害皮肤的现象,尤其是其接触端大多为固定式,以传达震波于皮肤,常为小面积接触皮肤并在移动过程中需施予若干压力,一般都是强制性震动摩擦,不但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反而伤害皮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伤皮肤,按摩效果效好的非强制性旋转震动的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非强制性旋转震动的按摩器,它为一按摩器总成,包括握持部、震动马达、固定套筒、内座、接触端,握持部为一中空筒状物,其内为电池槽或底端导接电源线;其特征是:震动马达的出力轴连接一偏心块,并固定于握持部上端;固定套筒底端嵌入握持部开口端,即震动马达上端,其内并装设一空壳状的内座,其间形成一旋转区间;接触端呈圆锥状或圆球端状,其底部为一套合端。
上述设计,偏心块位于旋转区间而由震动马达作动而产生震动,套合端以供固定套筒的上段部作自由旋转的套合,使用时为非强制性旋转震动,从而达到不伤皮肤,良好按摩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组合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按摩器总成1包括:握持部10、震动马达11、固定套筒12、内座13、接触端14,握持部10为一中空筒状物,其内为电池槽16或底端导接电源线17;其特征是:震动马达11的出力轴连接一偏心块111,并固定于握持部10上端;固定套筒12底端嵌入握持部10开口端,即震动马达11上端,其内并装设一空壳状的内座12,其间形成一旋转区间121;接触端14呈圆锥状或圆球端状,其底部为一套合端142。其中,接触端14的顶部设有一透光体141,其下方于内座12上端部设有发光装置15。其中,接触端为松套于固定套筒12的上端并其内设有突环,该突环与固定套筒12设的突环相扣合。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这样的:当由电源线17或电池18供给震动马达11电源后,藉偏心块111的快速不平衡转动而形成一种震波,该震波透过固定套筒12将使套接于其上的接触端14产生一种非强制性旋转,令该按摩器总成1在启动时,由旋转状态中的接触端14而得知其作用状态,该接触端14因仅为受震动而旋转,一旦接触人体表皮,其接触阻力大于震波故即行停止旋转,而保留其震波对肌肤产生震动按摩的效果。
而且,该接触端14与固定套筒12因是可自由旋转套合,其虽会因震波而呈现转动,然其可随按摩器于表皮接触的移动方面而顺势滚动,使该接触端114与皮肤仅作贴合的非强制性滚动接触而无拉扯的强制性摩擦接触,因而不会对皮肤产生摩擦伤害,特别是其头部呈一圆锥状或圆球端状,针对起伏变化较大、肌肤较为柔细的脸部作按摩时,其顺势滚动的接触按摩,确是一种更舒适与安全的按摩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政男;张耀聪,未经黄政男;张耀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