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进的可携式电风扇无效
申请号: | 99200314.8 | 申请日: | 199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551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许青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青田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潘培坤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可携式 电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风扇,特别涉及一种迷你型的可携式电风扇,更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可挂置于物体的迷你型可携式电风扇。
使用可携式电风扇以便于随时享受吹风的好处已广为人知,如U.S.Pat.No5,304,035中曾公开一种可悬挂式的电风扇,为分别在外罩的两侧设置一连接装置,再将一挂绳以打结的方式连接于连接装置,以方便使用者可将此电风扇悬挂在脖子上或物体上,便于携带;因此,此种电风扇非常受到大众的欢迎,尤其是当人们必需从事户外活动时,更是常常携带此种电风扇,但如此一来,当幼童挂着此种电风扇在游玩时,极易因童伴的好奇心与不知危险性而从背后拉扯挂绳,或是幼童与童伴在游玩时,童伴会因不小心而拉扯到挂绳,此时,因上述挂绳是固设于连接装置,因此在童伴拉扯挂绳时,会使挂绳勒紧幼童的脖子,使幼童受伤,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如此一来,此种可悬挂式电风扇不仅不是一种便利的装置,反而会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使用者将电风扇悬挂在脖子上可能发生危险的,可悬挂于物体的可携式电风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可携式电风扇,其中电风扇结构包括有:一电风扇本体,于其两侧适当处分别枢设有一可活动的扣耳;一风扇头,其中该风扇头的下缘枢接于该电风扇本体;以及一可供挂置的挂绳,其中在该挂绳的自由端装设有一扣件,用以将彼此分离的部件连接于该扣耳,当外界大力碰触该挂绳时,该扣件会受力而与该扣耳分离,以维护使用者的安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挂绳是以可彼此分离的关系与电风扇本体相结合,当外界大力拉扯挂绳时,该挂绳会受力而与电风扇本体分离,可以维护使用者的安全,因此非常适合于幼童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改进结构的可携式电风扇的立体图,其中挂绳尚未与电风扇本体相结合;
图2为图1的剖面图,其中显示扣耳的转动情形;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改进结构的可携式电风扇的立体图,其中使用者将此电风扇悬挂在脖子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改进结构的可携式电风扇的立体图,其中显示挂绳的扣件与电风扇本体扣耳脱离。
请参阅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改进结构的可携式电风扇的立体图及剖面图。如图1、2所示,电风扇的结构包括:
一电风扇本体10,于其两侧适当处分别枢设有一可活动的扣耳(12,12a,因两侧相同,仅以一侧说明之),且在两侧相对应扣耳12处设置一沟槽13,以容纳该扣耳12;
一风扇头20,其中该风扇头20的下缘21枢接于该电风扇本体10;
一可供挂置的挂绳40,其中该挂绳40的一端是封闭端41,可圈成圆圈状,以供使用者套在脖子上或物体上,而另一端则是开放端,未圈成圆圈状,具有两条自由端(42,42a),且每条自由端(42,42a)都装设有一扣件(43,43a)用以将彼此分离的部件连接于该扣耳(12,12a)。
其中为了使扣耳12能以可活动的关系枢接于电风扇本体10的两侧,分别在电风扇本体10与风扇头20下缘21枢接处的两侧设置一凹洞14、14a;而该扣耳12的一端具有一枢接端120,用以枢接于该电风扇本体10的凹洞14内,而另一端则为一连接端12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一圆球凸柱当作扣耳12的枢接端121,且此圆球凸柱可在凹洞14内移动,以使该扣耳12可以上下活动,如图2所示;而扣耳12的连接端121则与挂绳40的扣件43相连接,以使挂绳40与电风扇本体10能相连接,以方便使用者可将此电风扇悬挂于脖子或物体上,随时随地享受吹风的乐趣,如图3所示,以方便使用者不需再像以往需用手拿持电风扇,可方便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青田,未经许青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