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定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00295.8 | 申请日: | 1999-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9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白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国安 |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复合 油压 避震器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尤指一种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定位装置。
传统自行车的复合油压避震器,其张力弹簧是夹组于油压缸上的旋动环座与心轴杆端的端板架座间,其中旋动环座可于油压缸上旋动调节前后位置,以改变夹迫张力弹簧的区间,进而调节复合油压避震器的避震强度大小与行程,然而其于实际使用时,却有如下的缺点情形发生:该复合油压避震器于使用中承受震动伸缩时,由于旋动环座未有任何定位止动的结构,旋动环座会随张力弹簧的振动推挤,逐步退开夹迫张力弹簧的作用,致使复合油压避震器的避震结构松散并失去避震的实际功效。
因此,如何对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定位装置,作一革命性的改良,是业者针对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研发改良的一致目标。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本着其多年从事各种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的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审慎评估,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定位装置,其是藉由一弹力束环圈的设置,配合挡抵于旋动环座与油压缸周面的环槽间,利用该特殊组合的结构设计,可促使其达到定位稳固、防止松脱与组装方便的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定位装置,该复合油压避震器是包含:
一油压缸,其心轴杆端与油压缸另一端部各设有一枢头端,且心轴杆的枢头端内侧是形成一套合座而油压缸的周面上设有螺纹部;
一端板架座,其设有一穿轴槽而概呈C型,且端板架座一侧中央对应套合座凹设一套合槽,使套合槽另侧反向形成一定位凸座,该端板架座跨架于心轴杆枢头端的套合座上;
一旋动环座,其是螺组于油压缸的螺纹部上,内侧对应定位凸座设呈定位凸环,且旋动环座外缘设有止滑环缘;
一张力弹簧,其是套置于油压缸的心轴杆这侧,夹设于端板架座的定位凸座与旋动环座的定位凸环间;
其特征是:于旋动环座外侧的油压缸螺纹部后段凹设一环槽,其上束设一弹力束环圈,该弹力束环圈挡抵于旋动环座与环槽间定位。
从以上技术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其主要是利用一弹力束环圈的设置,配合挡抵于旋动环座与油压缸周面的环槽间,借该特殊组合的结构设计,从而达到促使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定位稳固、防止松脱与组装方便的实用目的。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0……复合油压避震器 11……油压缸
12……心轴杆 13……枢头端
14……套合座 15……螺纹部
16……端板架座 17……穿轴槽
18……套合槽 19……定位凸座
20……旋动环座 21……定位凸环
22……止滑环缘 23……张力弹簧
24……环槽 25……弹力束环圈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复合油压避震器定位装置,该复合油压避震器10是包含:
一油压缸11,其心轴杆12端与油压缸11另一端部各设有一枢头端13,且心轴杆12的枢头端13内侧是形成一套合座14而油压缸11的周面上设有螺纹部15;
一端板架座16,其设有一穿轴槽17而概呈C型,且端板架座16一侧中央对应套合座14凹设一套合槽18,使套合槽18另侧反向形成一定位凸座19,并使端板架座16跨架于心轴杆12枢头端13的套合座14上;
一旋动环座20,其是螺组于油压缸11的螺纹部15上,内侧对应定位凸座19设呈定位凸环21,且旋动环座20外缘设有止滑环缘22;
一张力弹簧23,其是套置于油压缸11的心轴杆12这侧,夹设于端板架座16的定位凸座19与旋动环座20的定位凸环21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国安,未经白国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