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粉无效
| 申请号: | 99124959.3 | 申请日: | 199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 发明(设计)人: | 董伍信;刘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伍信;刘国奇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36;A61K35/56;A61K35/84;A61P35/02;A61P7/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聂孟民 |
| 地址: | 45006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白血病 药粉 | ||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在临床上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粉(又称白血康),还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疑难病,又称血癌。目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很多,但其疗效欠佳。为此治疗白血病的最好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但其费用昂贵,而且合适的骨髓又难选择,因此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并兼用化疗。但均疗效欠佳,而且有副作用,特别是服用西药及化疗。因此,如何采用药物来有效治疗白血病仍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粉,以方便而有效地解决治疗白血病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根据中医药学原理,白血病属外邪流内脏,损害五脏六腑,造血功能减退,白细胞无限增多或减少,使内脏功能失调,身体侵袭形成出血、败血、热血,归热毒发班范畴,其治疗采用以治本为目的,标本兼治。根据中药学原理,采用柴胡、苏叶、荆芥、白术、焦三仙、茯苓、寸冬、白芍、当归、枝子、黄苓、穿山甲、上甲(鳖甲)、下甲(龟板)、茵陈、知母、地骨皮、甘草、茅根、杜仲制成中药粉即可。
本发明配伍科学合理,原材料丰富,服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易于推广应用,可为治疗白血病作出积极贡献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根据前述药物要求,本发明采用以重量计柴胡15份、苏叶6份、荆芥9份、白术9份、焦三仙各9份、茯苓15份、寸冬9份、白芍15份、当归15份、枝子9份、黄苓9份、穿山甲6份、上甲9份、下甲9份、茵陈9份、知母9份、地骨皮9份、甘草9份、茅根6份、杜仲9份组成药物,并将其粉碎成中药份即可。
如按成人一日服用量216克汁,其中药粉构成是柴胡15克、苏叶6克、荆芥9克、白术9克、焦三仙各9克、茯苓15克、寸冬9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茵陈9克、知母9克、地骨皮9克、甘草6克、茅根6克、杜仲9克、枝子9克、黄芩15克、穿山甲6克、上甲9克、下甲9克组成,经粉碎机械粉碎过筛成粉,服用时将216克药粉煎服,水煎二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06克,如是儿童,可按要求酌减。若需其他剂量,可接配伍要求,扩大或缩小。
由上述药物制成的中药粉,大家知道,白血病其症状多表现为头晕、耳呜、无力、发热且伴有造血功能减退、白细胞无限增多或减少,要想治好此病,必须使造血功能恢复,要想使造血功能恢复,必须根治病因,驱邪扶正,而其配伍诸药物正好解决此问题。在其配伍中,柴胡、苏叶、荆芥可防机能亢进,外邪不能侵入;白术、焦三仙、茯苓可建脾胃通条、水道、水谷,精微能化生,生气血;寸冬、白芍、枝子、黄苓凉血、生血;穿山甲、下甲、上甲疏肝理气;当归活血化瘀,促进肝的疏泄功能;茵陈、甘草注黄胆利水,抗病毒;知母、地骨皮、杜仲、茅根能生津止渴,兹阴壮阳、凉血入肾、主骨生髓。上述诸药的合理配合,可有效地使造血功能、生血功能恢复正常,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控制白细胞的无限增加或减少,从而使造血障碍得以清除,使病体得以康复。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经近几年对80例白血病人治疗的情况看,其中男48人,女32人,年龄在14—68岁,每日服用216克,每早晚各煎服108克,32天为一疗程,服药1—2个疗程症状减轻,4—6个疗程症状消失,骨髓检验半年至一半转为正常。每次服用一个疗程后停药3—7天,再继续服用,症状缓解后,减半服用3个月维持疗效。
本发明还有效地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对32人临床应用,其中男16人,女16人,年龄为8—68岁,用量为每日216克,分二次水煎服用,每次108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见有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伍信;刘国奇,未经董伍信;刘国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24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叶面肥
- 下一篇:系统重置状态的设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