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水型挖泥龙无效
申请号: | 99118793.8 | 申请日: | 1999-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29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宜祥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3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挖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挖泥机,属江河治理机械技术领域。
治理江河洪水泛滥,其方法是“堵”与“导”。“堵”与“导”实质上都是搬移泥沙。对于这种巨量的泥沙搬移工程,没有高效的机械是不可设想动工的。本发明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工效高、挖泥、输送为一体的水下挖泥机,利用这样的机械,挖取水下河床沉积的泥沙,送到岸边修建大堤,把“堵”与“导”结合起来。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它是多节联接的封闭式固体输送机械,各节的构造相同。仅第一节前面按插一个钻花式的挖泥龙头,其作用是将河床上沉积的泥沙挖松和水挤入输送管,输送管中的螺旋叶片转动,将泥沙一节接一节地从挖取处送到放置处(堤上)。
主要由1、龙头2、薄壁圆筒3、螺旋叶片4、轴5、封闭式电机6、齿轮盘7、主动齿轮8、二个支盘齿轮9、二套伞齿轮10、蠕动轮11、传动套12、联接链条等组成。下面结合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把多节机身联成一串,在首节上插好头,把头放到开始挖泥的地方,尾口放至安放泥沙的末端处,顺次起动各节电机,河泥就会从河底经“管道”爬到预定点,龙身一边挖泥,一边向前蠕动,待尾口位移到不能再放的地方,则停下所有电机,将预备好的若干节龙身接上去,然后又起动电源让其继续挖泥,如果不挖了,则拨动所有电机让其反转几圈,使联动套筒脱档,蠕动轮不能再动,机身也不再向前吃泥了,然后恢复正常转动,把机肚中的泥沙向岸上排尽后把机身拖回岸上,重新从头挖泥。示意图上标示,其外型很象手电筒,头部稍大,其内有个齿盘槽,似嵌玻璃一样嵌着一个齿盘,齿盘由三个位置夹角为120°的齿轮啮合顶住,使齿盘不接触外壳,在槽内能正反转动。顶上的齿轮其轴与电机直接连接,是为主动齿轮,下面两个齿轮跟着齿盘转动,其轴延伸至伞齿轮,中间通过联动套筒,带动蠕动轮,使机身能向前蠕动。齿盘上有一条直径筋,筋中点安插龙头和螺旋叶轴,圆筒尾部也有一条筋,是支承螺旋叶轴的,这是一节的构造。用三段链条联接相邻的两个节。
本发明与现代挖泥船比较有下列优点:1、有无通船条件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该机挖取河床泥沙。
2、结构简单,消耗动力少,成本低,泥沙的挖取、输送一条龙。
3、工效高,一条内径600mm的小龙,预计每小时可挖取水下泥沙400-600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宜祥,未经王宜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8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绳索式高空垂直控速升降救生器
- 下一篇:冷冻干燥的扎来普隆速溶口服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