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99118718.0 | 申请日: | 199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24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恒川哲也;细川博文;东大路卓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55/14 | 分类号: | B29C55/14;//B29K6700;B29L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邰红,杨丽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是含有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体单元为主要成分的聚酯(A)和聚醚酰亚胺(B)的、并且是具有单一玻璃化温度的聚酯薄膜,而且其纵向和横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折射率为1.60~1.8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密度为1.35~1.42g/cm3。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面取向系数在0.03以上,0.19以下。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外推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Tg-起始)为90~15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DSC求出的结晶熔融热量ΔH为15~45J/g。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突起高度0.5μm以上的表面粗大突起小于30个/100cm2。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换算为25μm的雾度值为0.1~15%。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前述聚醚酰亚胺(B)的含量为1~50%。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特性粘度为0.55~2.0dl/g。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纵向的杨氏模量(YMD)和横向的杨氏(YTD)的和(YMD+YTD)为8~25GPa。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在温度50℃,负荷28MPa的条件下经过30分钟后的蠕变柔量为0.10~0.55GPa-1。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纵向和横向之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100℃热收缩率在1%以下。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厚度不匀小于15%。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厚度在0.5μm以上,300μm以下。
15.一种磁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采用按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
16.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按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
17.一种热复制带,其特征在于,采用按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
18.一种热敏孔版印刷原纸,其特征在于,采用按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
19.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体为主要成分的聚酯(A)和聚醚酰亚胺(B)熔融挤出,成型为具有单一玻璃化温度的树脂薄片,之后,将该树脂薄片在纵向以3.0~10倍,横向以3.0~10倍的倍数拉伸。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薄膜双轴拉伸之后于100℃~260℃的温度热定型。
21.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的条件是:(1)螺杆剪切速率在30秒-1以上,300秒-1以下,(2)聚合物温度在280℃以上,320℃以下,(3)聚合物的停留时间在60秒以上,10分钟以下。
22.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作成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体为主要成分的聚酯(A)和聚醚酰亚胺(B)的重量比率(A/B)为70/30~10/90的共混原料,将该共混原料与聚酯(A)熔融挤出,成型为具有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薄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87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带永磁配置结构的阴极的溅射装置
- 下一篇:控制交流马达转速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