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118331.2 | 申请日: | 1999-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286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本间透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37/00 | 分类号: | H01F37/00;H01F30/06;H01F27/3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备麟,林长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开关式调节器中使用的变压器和电感器,尤其是涉及采用拼合式线圈架的变压器和电感器。
通常知道,在用于开关式电源的各种变压器和电感器中,在变压器和电感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泄漏至外部的漏磁通。为了屏蔽这种漏磁通,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通过磁心的外周边部分在变压器的侧表面上设置一个铜板屏蔽环,如图6所示。此外,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2518250和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2518241中所公开的方法,采用导线形成一个屏蔽线圈而不是采用铜板屏蔽环,获得了与上述的铜板屏蔽环相似的屏蔽效果。
使用上述的常规变压器和电感器,会遇到以下问题。
虽然用以在变压器和电感器的侧表面上设置铜板屏蔽环的制造方法中,如图6所示,变压器和电感器的制造总体上可以自动化,但手工方式的安装和焊接仍是主流,并且制造步骤多,因此妨碍了工艺的简化和自动化。
尽管已提出了如图7中所示的方法,其中:取代铜板屏蔽环,围绕线圈架上部凸环部分70设置有一个腔室,一个屏蔽线圈74由导线形成。但在这个结构中,屏蔽线圈的绕组起点和绕组末端均连接至埋置于线圈架上部凸环部分70中的一个端子71,以形成一个短路环。因此,端子71的焊接工艺是必需的,并且为了完成此变压器,要进行两次焊接工艺,包括对相反侧的线圈架端子79的焊接。因此,制造步骤的数量增加了,这是不希望的。
另一方面,在图8中,由导线形成一个短路环形式的屏蔽线圈84,并且在磁心和线圈架组合之后,屏蔽线圈84被安装在线圈架上部凸环部分80中形成的两个屏蔽线圈容纳部分81中。因此,这里存在屏蔽线圈84的稳定性的问题,而且需要单独制造屏蔽线圈的步骤,这是不希望的。
在上述的使用导线的屏蔽线圈的结构中,可以被屏蔽的漏磁通的方向仅仅是变压器和电感器的垂直方向,而对于磁心外侧支脚的全部侧表面上的漏磁通没有屏蔽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感装置,它使得采用导线形成屏蔽线圈的工艺简单化或自动化,并且具有屏蔽效果。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电感装置实现的,该电感装置具有一个线圈架,线圈架具有至少两个由凸环分隔开的腔室和一个埋置于线圈架中的端子,其中,一个线圈围绕腔室缠绕并且一个铁氧体磁心安装在其中,线圈架包括一个腔室,此线圈架具有一个中心孔和两个外侧孔,中心孔用于在线圈架的底部容纳铁氧体磁心的中心支脚,两个外侧孔用于在线圈架的底部分别容纳铁氧体磁心的外侧支脚,一个屏蔽线圈在垂直于其它线圈架腔室的方向上形成,它具有一个通过线圈架的上部凸环围绕腔室缠绕的部分,此屏蔽线圈的绕组起点和绕组末端连接至线圈架端子并且由此形成短路的结构,或者当该电感装置安装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时短路至一个衬底表面。此外,由于这个屏蔽线圈可以与围绕其它腔室缠绕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接触以适应变压器小型化的趋势,因此,为满足变压器的安全标准,此屏蔽线圈可以通过采用三层绝缘线形成更安全的结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变压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其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其剖视图;
图6显示出常规的带有铜板屏蔽环的变压器;
图7是显示使用导线的常规屏蔽方法的第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使用导线的常规屏蔽方法的第二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变压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铁氧体磁心的结构不同于图1所示的结构。
下面将参照图1-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8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