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稳日光灯启辉器无效
申请号: | 99117472.0 | 申请日: | 199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5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尚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尚举 |
主分类号: | H05B41/04 | 分类号: | H05B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灯 启辉器 | ||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特别是属于日光灯的一种启辉器。
通用的日光灯的接线是将电源的一极接镇流器(有硅钢片铁芯的电感线圈)、日光灯一端的灯丝、启辉器、日光灯另一端的灯丝到电源的另一极。当日光灯开关刚接通时,日光灯管内两端间是不导电的,这时启辉器内有间隙的两电极间电压较高,产生辉光放电,升温。启辉器内一个电极是双金属片,其特殊功能是受热后会产生弯曲变形,升温使两电极接触导电,辉光熄灭,进入降温过程,当温度降到接近室温时,两电极间脱离接触。在降温过程中,烧热灯管两端灯丝,并使灯管内水银汽化,易导电。
由镇流器电感的特性知,两电极间的脱离接触会产生一高电压。这一高电压使灯管内水银导电,灯管两端电压降低,启辉器内两电极间电压也降低,已不能再启辉放电,这样完成日光灯点燃过程。这种启辉器内两电极间脱离依靠温度下降使双金属片变形,但温度下降,双金属片变形是缓慢、连续的,当两极间刚脱离很小气隙时,虽然电压不高又引起辉光放电、升温、接触,往往闪烁几次才能完全点燃。这不仅使启辉器过早损坏,而且是对人眼的伤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加快启辉器中两电极的脱离过程。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用一双稳结构代替原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连续变形结构。此处双稳结构有两种稳定的状态: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转变非常快,不会停留在中间状态。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启辉器内两电极一旦脱离非常迅速,是从接触状态跳变到非接触状态。因而产生的电压高,镇流器匝数、体积可适当减小,一次点燃不闪烁,不伤眼,不易烧坏触点,寿命长。
实现发明的最好方式如附图所示,图中已将启辉器的铝外壳、电容、玻璃外壳去掉,只显示内部改进部分的结构。左图为主视图,右图为侧视图。将双金属片(1)两端沿纵向剪两小口分成三片,一片在前,两片在后夹在弹性环(2)上下横梁的中间。在使用环境温度下双金属片(1)微弯曲,靠弹性撑在弹性环(2)中间,这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双金属片是电源的A极,中部与电源B极的距离在使用环境温度下通电时以能启辉为准,如主视图所示。弹性环(2)用细弹簧钢丝弯成,弯曲部分增加其弹性,它与电极B一样都通过一金属丝,穿过玻璃外壳底部(4)绝缘圆板(5),分别与两个插脚(6)相连,以便插入启辉器座中。刚一开灯时两电极(1)、(3)是辉光放电,升温,双金属片迅速变为向另一边凸起,两极接触导电,这是它的另一稳定状态。接触导电一开始温度也开始下降,但最初双金属片不动作,待与弹性环一起储存一定弹性能后便迅速转为另一稳定状态,转变过程非常快,调整弹性环和双金属片的参数可使转变过程比普通启辉器快10倍以上,所以能使镇流器电感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点燃日光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尚举,未经刘尚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7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狐狸绒的纯纺或混纺粗梳纱及其针织和机织制品
- 下一篇:复合柱塞式深井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