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焊马装置及装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9117357.0 | 申请日: | 1999-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29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卢一琥;黄太明;彭祖国;张明富;伍德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红 |
| 地址: | 40008***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焊马 装置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结构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机械马代替焊接马的装置及装配方法。
在钢结构加工领域中,常需将加工结构的各种配件的进行装配组焊。在此过程中,通常采用“焊接马”的方法,将配件进行定位焊接组装,并且每一处定位都需用“焊接马”定位焊接组装。当组装结束后,需要将“焊接马”割出,消耗较多的“焊接马”钢材和焊条。配件与“焊接马”接触处留下的焊疤需要用砂轮打磨,消耗大量的人力。同时由于在对配件进行组装定位焊接时在焊接处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造成构件组织内在缺陷和外部易锈蚀。而在割出“焊接马”时容易使配件表面造成咬边、弧坑、烧伤等缺陷,造成构件的疲劳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焊马装置及使用这种无焊马装置装配配件的方法。它用“机械马”代替“焊接马”,装配方法简单,不消耗“焊接马”钢材,大大减少构件由于焊接产生的内应力和疲劳损伤。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靠模与底侧部带有支撑轮(脚)的门架固定连接,靠模底部的形状与配件的形状相对应。
门架的底部还设有走轮。靠模与配件之间有间隙。
无焊马装置的装配方法,是将工件安放在安装平台上,配件与工件的装配线对位,将门架移动到配件的端部,在靠模与配件之间的间隙中锲入斜锲以使配件与工件定位。
本发明由于用“机械马”代替“焊接马”将加工结构的各种配件的进行装配组焊,因此在组焊时不消耗“焊接马”钢材和焊条,没有配件与“焊接马”接触处留下的焊疤等,配件没有由于其引起的内应力和疲劳损伤,提高了配件的外观及内在质量。采用移动式“机械马”对配件进行装配组焊,可同时对多个配件进行装配组焊,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材料。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装配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装置装配的又一种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用于钢箱梁板单元的装配图。将靠模2固定在门架1的顶端。在平台8上划上装配线,将已划定位线的工件5安放在装配线上,配件3安放在工件5划线位置,将带走轮6的门架1移动到配件3的端部,由于靠模2底部的形状与配件3的形状相对应,并且在靠模2和配件3之间留有间隙。参见图2。用斜锲4嵌在靠模2和配件3的间隙中对配件3和工件5进行定位调整,门架1上的支撑轮(脚)7支撑在平台的侧面,使门架1、靠模2、支撑轮(脚)7与平台组成“机械马”,形成连续组焊装配作业线。
当利用门架1、靠模2对配件3和工件5的一个部位定位组焊完成后,移动门架1用斜锲4嵌在靠模2和配件3的间隙中,对配件3和工件5进行定位调整,门架1上的支撑轮(脚)7支撑在平台的侧面,使门架1、靠模2、支撑轮(脚)7与平台组成“机械马”,对第二个部位进行定位组焊。如此往返,直到整个配件3和工件5组装完成。
门架1的移动距离,根据定位组焊的距离和配件3与工件5的对位情况而定。
图3是本发明用于H型钢的装配图。门架1对H型钢形成连续组焊装配作业线,并且使靠模2底部的形状与配件3的形状相对应。用前述的方法对H型钢进行定位组焊。
图4是本发明用于船用大规格焊接球扁钢的装配图。门架1对船用大规格焊接球扁钢形成连续组焊装配作业线,并且使靠模2底部的形状与配件3的形状相对应。用前述的方法对船用大规格焊接球扁钢进行定位组焊。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例子。凡用“机械马”代替焊接马“对钢结构定位组焊的批量装配,都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7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沸石的汽油馏份加氢改质催化剂
- 下一篇:酚醛树脂复合板的连续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