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接插盒及与模块接插盒配套使用的功能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99117345.7 | 申请日: | 1999-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29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邵威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威烈 |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2G3/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玲 |
| 地址: | 65023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接插盒 配套 使用 功能模块 | ||
1.一种模块接插盒,由遮盖面板和一个可埋入墙壁的底座组成,遮盖面板以分段组合方式遮盖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壳体(1)上有双绞线端接配线区(2)、模块接插区(3)、进出电源线端接区(4)和后端装配区(5);双绞线端接配线区中有外端接装置(6)和跳线装置(8),外端接装置(6)可以同时端接由外部引入的多根双绞线,与外端接装置(6)相连的跳线装置(8)可将已端接在外端接装置(6)上的双绞线进行相互串接或转移跳接到模块接插区(3)中;模块接插区(3)是由多个形状相同且内有接插装置的模块空腔组成的大空腔,每个模块空腔可以单独接插一个标准配套功能模块,也可占用相邻模块空腔的空间接插大尺寸配套功能模块,多个模块空腔中有一个比较特殊,此特殊模块空腔(11)内的接插装置分为多个外连多路接插装置(13)、一个多路电源输入接插装置(16)、一个多路电源输出接插装置(17)和多个内连多路接插装置(14),其它普通模块空腔(12)内的接插装置则只分为一个上连多路接插装置(15)、一个多路电源输入接插装置(16)和一个多路电源输出接插装置(17),特殊模块空腔(11)和普通模块空腔(12)的多路电源输入接插装置(16)在结构、形状、相对于各自空腔的安装位置都是一致的,同样,特殊模块空腔(11)和普通模块空腔(12)的多路电源输出接插装置(17)在结构、形状、相对于各自空腔的安装位置也都是一致的,还有,特殊模块空腔(11)的多个外连多路接插装置(13)中的一个与普通模块空腔(12)的上连多路接插装置(15)在结构、形状、相对于各自空腔的安装位置也是一致的,这样,特殊模块空腔(11)便能向下兼容普通模块空腔(12);进出电源线端接区(4)由电源输入接线装置(18)和多路电源输出接线装置(19)组成;在后端装配区(5),跳接装置(8)的一端与特殊模块空腔(11)中的多个外连多路接插装置(13)按个按路一一相连,特殊模块空腔(11)中的多个内连多路接插装置(14)与普通模块空腔(12)的各个上连多路接插装置(15)按个按路一一相连,多路电源输入接插装置(16)相互之间都按路并接,其中二路还与电源输入接线装置(18)并接,其它路留做配套功能模块的直流电源总线,多路电源输出接插装置(17)的每二路分别与多路电源输出接线装置(19)中的其中二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接插盒,其特征在于:底座上也可有一套锁装置,该锁装置在一个配套的带锁遮盖面板的配合下可将遮盖面板、配套功能模块及配套使用的带锁遮盖面板一起锁定在底座上。
3.一种能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接插盒配套使用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包括一个带模块面板(37)的模块装配盒、实现模块标称功能所需的器件和电路、至少一个能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块接插盒上的模块空腔中的接插装置相对接的对连接插装置,实现功能模块标称功能所需的器件和电路安放在模块装配盒上;其特征在于:模块装配盒的形状和结构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块接插盒上的模块空腔的形状和结构是相匹配的,模块装配盒除模块面板(37)外的其余部分能被插入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块接插盒的模块空腔内,能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块接插盒上的模块空腔中的接插装置相对接的对连接插装置也是安装在模块装配盒上,且安装位置能保证当模块装配盒被插入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块装配盒上的模块空腔时也同时将对连接插装置与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块接插盒的模块空腔中的对应接插装置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块标称功能可以是电源插座、电源开关、通讯接线盒、USB集线器、以太网集线器、用USB与上位控制电脑进行通讯的监控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威烈,未经邵威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73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性硅酮结构胶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实现空气分离装置冷量自平衡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