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吸式气动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117312.0 | 申请日: | 1999-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293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生 |
| 主分类号: | F03G5/00 | 分类号: | F03G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7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吸式 气动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是在人力的作用下,通过液气交换,使进排气圆筒进入和提出水池(塘)都能发电的提吸式发电装置。
世界上的人们将木材、秸秆、草等用作燃料供能,为人们所使用,在世界人口越来越多的今天,为了更多地获取燃料,人们大量地砍伐森林,铲割草场,农作物的秸秆也用作燃料,导至森林越来越少,草原沙化,秸秆不能还田,使人类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以木材、草、秸秆作为燃料而生存的人们,还没有找到不用这些燃料而用其它就地取材、康价获取能源而生存的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就地建造一个水池(塘),然后在人力的作用下,通过液气交换,使进排气圆筒进入和提出水池(塘)都能发电,从而获得能量的提吸式气动发电装置。
本发明由水池(塘)、支架、进排气圆筒,进气孔、排气孔、进气管、排气管、汇管球,进气总管、排气总管、进气管阀门,排气管阀门、提吸线、杠杆支架、杠杆、牵拉绳、拉柄以及防偏夹柱构成。
提吸式气动发电装置首先设置一个水池,或对现在静水区,缓慢流水区等进行整治,在池(塘)中设置一个支架,支架由横梁和竖柱构成,横梁为长方体形,上面有三个孔,由竖柱支起,竖柱为圆形,上端支起横梁,下端固定在水池(塘)底部,两根竖柱之间设置一个进排气圆筒,进排气圆筒为轻质薄形材料,上部为锅底形,下部未封口,在进排气圆筒体对应竖柱的两外侧,设置有数个稳定套套在竖柱上,防止进排气圆筒翻倒,进排气圆筒顶部外侧,系有一根提吸线,在进排气圆筒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二孔上分别连接进气管和排气管,两管为轻质可塑性软材料,两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阀门和排气管阀门,长度是使用时,进排气圆筒下降到最低程度为其长度,进气管和排气管一端连接进气孔和排气孔,另一端连接各自的汇管球,一个汇管球分别连接两根以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汇管球分别连接进气总管和排气总管,在二总管口设置有气涡轮发电机,在离进排气圆筒一定的距离设置一根杠杆支柱,杠杆支柱上端的端点处横置一根与之铰接的杠杆,杠杆一端伸在进排气圆筒的上空,系在进排气筒上的提吸线的另一端就系在该杠杆伸入端的端点处,杠杆的另一端的端点处系有一根牵拉绳,牵拉绳上相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有数个拉柄,为了最大的限度地发挥人力作用,杠杆从支撑点伸向牵拉绳端的长度较另一端长,为了防止杠杆偏向,在杠杆牵拉绳端一定的距离设置一根夹柱,将杠杆夹在其间。为了实现气流的连续性,修建一处提吸式气动发电装置时,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排气圆筒。
在水池(塘)、流水的缓慢处使用该发明时由人力将牵拉绳向下拉,杠杆的另一端就往上翘起,通过提吸线将进排气圆筒从液池里往上提起,使在进排气圆筒内的水退出,外界空气就从进气总管、汇管球、进气管、进气孔进入进排气圆筒,空气的吸入使排气管阀门关闭,吸动进气总管口的气涡轮发电机,实现发电,当进排气圆筒被提到一定高度时,人就放开牵拉绳,进排气圆筒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自然下堕,切入水池,水被匡入进排气圆筒,进排气圆筒的空气就往外排,封住进气管阀门,经排气孔、排气管、汇管球、排气总管外排,冲动排气总管口的气涡轮发电机,再次实现发电。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本发明适用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特别适用以木材、秸秆、草为燃料而生存的人们使用,免除他们上山砍材、下地割草之苦,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从此,人们可以无燃烧获能生存了。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附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提吸式气动发电装置的剖视图及部分示意图给出。
如图所示,提吸式气动发电装置由水池(1)、支架(2)、进排气圆筒(3)、稳定套(4、4’)、进气孔(5)、排气孔(6)、进气管(7)、排气管(8)、进气管阀门(9)、排气管阀门(10)、汇管球(11、11’)、进气总管(12)、排气总管(13)、提吸线(14)、杠杆支柱(15)、杠杆(16)、牵拉绳(17)、拉柄(18)、夹柱(19)等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生,未经张德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7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花油在制药中的新用途
- 下一篇:特种耐磨堆焊焊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