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甘蔗蜡制取高纯度二十八碳醇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17253.1 申请日: 1999-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98242C 公开(公告)日: 2003-01-08
发明(设计)人: 李晓光;王三永;李春荣;李韶雄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29/88 分类号: C07C29/88;C07C27/02;C07C31/02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海波
地址: 510315***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甘蔗 制取 纯度 十八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甘蔗蜡制取高纯度二十八碳醇的方法。

二十八碳醇是一种含有2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醇,主要以与脂肪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小麦胚芽油、米糠油以及甘蔗、苹果和葡萄等水果的表皮中。天然二十八碳醇通常与C22到C36的脂肪醇同时存在。如米糠蜡中二十八碳醇在C24~C36混合脂肪醇中仅占12%左右,这些脂肪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一般的方法很难提取出高纯度的二十八碳醇。在各种动植物蜡中,蔗蜡是获取二十八碳醇最理想的原料之一。蔗蜡中二十八碳醇的含量在混合脂肪醇中约占30%~70%。据报导,古巴蔗蜡中,二十八碳醇的含量在混合脂肪醇中占50%~70%。国产蔗蜡的二十八碳醇仅占25%~40%。从蔗蜡中提取二十八碳醇(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脂肪醇)的方法,已有不少文章和专利报导。

Horn等在Journal of Science Food and Agriculture 10,571(1957)中提出了从蔗蜡中制取脂肪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氢氧化钾酒精溶液进行均质皂化,分离除去皂化物(主要是脂肪酸和树脂酸),将不皂化物(主要是脂肪醇、烃等)酯化,用分子蒸馏方法得到混合脂肪醇酯,最后用氢氧化钾皂化再得到混合脂肪醇。该方法缺点是步骤长,得到的产物仍然是混合醇,二十八碳醇含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R.K.Gupta等在Reserach Industry 30,95-101(1985)上报导了从精蔗蜡中提取混合醇的方法。该方法是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均相皂化预先熔化的甘蔗蜡,得到的皂化物用苯共沸蒸馏而干燥之。干燥后的材料很容易变为粉末,然后用二氯乙烷的苯溶液提取混合醇。

A.L.格拉尼加等在中国专利CN1074435A中对Gupta的方法作了改进。该专利采用与Gupta相同的皂化方法,皂化后得到的固化物直接用己烷、丙酮、苯或二氯甲烷等溶剂提取混合醇。用这种方法从古巴蔗蜡中能分离出二十八碳醇含量为55%~80%的混合醇。

上述A.L.格拉尼加所采用的分离方法虽然适合从甘蔗蜡中提取混合脂肪醇,但并不适用于高纯度二十八碳醇的提取。有人曾用该法来分离国产蔗蜡,得到的是二十八碳醇含量仅为35~45%的混合脂肪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甘蔗蜡中制取二十八碳醇纯度达90%以上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品质的蔗蜡,不受产地、品种的限制。

本发明提出的由甘蔗蜡制取高纯度二十八碳醇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往甘蔗蜡中加入极性溶剂,在极性溶剂中用碱在60~100℃下水解皂化3~10小时;

(2)水解后往皂化液中加入金属盐沉淀剂,趁热将不溶于溶剂的脂肪酸和树脂酸盐过滤除去;

(3)将过滤得到的母液充分冷却后,再进行过滤得到混合脂肪醇;

(4)将上述步骤获得的混合脂肪醇烘干后在1~100帕下进行高真空分馏;

(5)收集180~250℃馏份,用气相色谱检验各馏份,合并二十八碳醇馏份,再分馏1~3次,直至得到纯度90%以上的二十八碳醇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甘蔗蜡是熔点在65~82℃之间的粗蔗蜡或精蔗蜡,优选熔点在76~82℃之间的精蔗蜡。

本发明所述的极性溶剂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酮或丁酮,用量是蔗蜡重量的3~20倍,其中优选甲醇或浓度为95%的乙醇,用量是蔗蜡重量的5~10倍。

本发明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用量是蔗蜡重量的10~30%。

本发明所述的金属盐沉淀剂是二价或多价金属盐,最好是氯化钙,用量是蔗蜡重量的10~30%,其目的是将脂肪酸和树脂酸的钠盐或钾盐转变为不溶于乙醇的钙盐,而脂肪醇仍可溶于热的乙醇或甲醇中,通过热过滤将它们分离。

本发明所述的混合脂肪醇烘干后最好在1~20帕下进行高真空分馏。

采用本发明制取的二十八碳醇产品,具有以下特定的组成:

    1-二十四碳醇  0.0-1.5%

    1-二十六碳醇  0.5-3.0%

    1-二十八碳醇  90.0-98.0%

    1-二十九碳醇  0.0-0.5%

    1-三十碳醇    1.0-5.5%

    1-三十二碳醇  0.5-2.0%

    1-三十四碳醇  0.0-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7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