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著降低空调高压热端温度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116868.2 | 申请日: | 199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255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程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俊峰 |
| 主分类号: | F25B40/04 | 分类号: | F25B40/04;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上饶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慰祖 |
| 地址: | 江西省德兴市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著 降低 空调 高压 温度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显著降低空调高压热端温度的方法及其装备,主要是针对目前制冷需利用冷凝器来达到散热降温这一类空调,尤其是分体空调,具体涉及空调冷凝方法及其装置这一领域。
目前空调制冷方式,大都采用压缩机将通过蒸发器进行吸收室内热量的制冷介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液态,热量经由冷凝器转化到室外,达到降温目的。室外的散热牵连着室内的效率。但目前很多安装空调的楼房,高处的住户受着底楼空调外机热量上升带来的不适,而低楼住户又由于楼上的空调排放出来的水随风飘入到室内和阳台、装有塑料雨蓬的住户受到滴嗒、滴嗒的嘲杂声,以及商业小街道和商场门口的空调外机排放热量,使游人、顾客绕道而行。由于长时间受到空调排水,使墙面、路面生长青苔,如此种种带来了众多不便和害处。99年8月23日《北京晚报》题目为《空调不工作,原是怕高温》文章报道:7月底那几天北京最热的时候有很多空调不能正常工作,原因是T1型空调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为43℃。而目前在国内销售的空调器几乎是清一色的T1型。《家用电器》1999年第8期第11页上有一篇名为《分体式空调机利用冷凝水的节能设计装置》的文章,该装置已申报专利。该技术是把室外机机壳加高后在其内紧贴散热器顶部做一个盛水盘,大的为主水盘,隔开小的为排水盘,主水盘中有若干金属蒸发管,一端与压缩机高压高温冷媒输出管相接,另一端与原散热器上的管道相通。机壳顶开一个口,把室内机的冷凝水用管引入主水盘中。当高温冷媒从压缩机出口喷出时,把蒸发管加热,通常达到110℃,蒸发管把盘中冷凝水加热蒸发,水蒸汽被散热风扇抽走,低温冷凝水(低于环境温度17℃),随即降低了室外机的温度,使机组进入良性循环。水多时可从主盘溢孔中到排水盘,以及再从排水盘侧边孔排到散热器铝片中,进行第二次蒸发。该文认为这样改进后的空调可节电30%,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相当可观。不过,该技术二次蒸发不可取,因为空气中及水中的脏物在尘之类可积存在铝片等上,会产生堵塞和腐蚀。水蒸发从盘边抽走,抽力不会很强。另外水蒸发对排出的风温变化也未论及。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显著降低空调高压热端温度的方法及其装置,其目的是在不改动现有空调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完全利用被胡乱排放的凝结水使进入冷凝器之前的制冷剂先行得到大幅度的冷却,以有益于空调系统,以及对外部系统的适应。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总构思是:配合冷凝箱内形状,把箱内这段高温管增长成形并安置。在箱内或底下做一个水箱以容纳凝结水和必要时的外加水。分两段对高温管作内外套管形式逆流冷却。即用刚来的凝结水一次性对内含有已冷却过一次的制冷剂的那段靠近冷凝器入口的管子再冷却后使凝结水散落时进入水箱。在水箱泵力下再对内有未冷却过制冷剂的余下靠压缩机的那一段管冷却。另外,应视包括水箱在内的冷凝器箱是一个热导体,泵力循环回到水箱的水管尾部至少连接两个对风叶片,不同平面位置和喷出不同形状的水体的喷头,并穿过水箱盖。由于风叶片旋转为喷出的水会被带到水箱盖、叶片、冷凝箱内板等处,加之喷出有形的水体,使产生较大的蒸发汽化的面积。在上述综合作用下可达到一个对整机而言新的更低温度的冷凝动态平衡。
具体来讲,首先可将一根内穿过数根(如3根)小铜管成束的非金属管如PVC塑管做成相似倒“Ω”形的平面圆形管体,装在风叶内罩外面。管体顶部有小间隙缺口,将从缺口处外两束铜管头分别以一段铜管连接压缩机和冷凝器,构成制冷剂通道。将缺口处塑管与铜管之间封堵后,再从其下边对塑管连通两管子到冷凝器底部内或拆除底板外延而增设的水箱之中,其中一根与箱底水泵相连,另一根在水箱中心处连有两个喷头,一为常开喷头处于风叶片底下,可喷出平面蝶状膜;另一为受控喷头处于风叶片后端,可直接对风叶片喷水,该喷头在水箱高水位时在设置的水位检测电路驱动电磁阀开启时才喷水。水箱上部上边有许多小孔的盖子、喷头孔及两边进出水管孔。在风叶转动下,喷头的水及相应其他位置的水可成汽态随风而出。对从蒸发器来的水管可使其包围那一段从一束铜管连接到冷凝器的装在风叶后边的铜管后再进入水箱之中而不排放,水流方向与制冷剂运动方向相反,以使凝结水先行对该段冷却。而水箱中的凝结水在泵动力下,经过塑管一周后又回到喷头处,而铜管内的高温制冷剂在压缩机动力下则与上述凝结水反向一周后奔向冷凝器,可达到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俊峰,未经程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6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放大的校色方法
- 下一篇:小雷达量子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