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电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99115987.X | 申请日: | 199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261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 地址: | 瑞士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电动机 | ||
本发明涉及到小型电动机,特别是涉及到用来将电动机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电动机外壳上从而使该端子接地的一种结构。
按照公知的常识,在某些场合下需要将小型永磁体d.c.电动机的一端连接到电动机的外壳上。例如是采用小电池操作的装置诸如剃须刀或者手持的吹风机等等,在其中也有一个电池的弹簧触点接触到电动机的外壳上,省去用来将电池连接到一个端子上的导线和连接器。通过一个开关或是其他电动机控制装置用导线和连接器将另一个端子连接到另一个电池触点上。按照这种结构,由于省去了一组导线和连接器,明显地降低了装置的整体成本。
将端子连接到外壳上的一种公知的方法是采用一个小的导电金属条,通常是黄铜,将其点焊在端子和外壳上。这样做的优点是在电动机完全装配好之后才添加接地条,可以制成用于各种用途的一组电动机,并且仅仅在特殊场合下需要时才接地。另一个优点是容易看见接地条,以便在检查时便于识别和排除缺少的接地条。这样做的缺点是只有在完成电动机的装配之后才能对接地条进行点焊,由此带来的危险是焊接电流会影响装在电动机外壳内部的磁体。另外,点焊是比较薄弱的,当接地条被装生外壳的外侧时,它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会受到振动,可能造成焊接点断裂,形成劣质或是薄弱的电接触,造成装置的缺陷。除非是接点已经完全断裂,通过观察很难发现这种劣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完全丢掉了接点条。
为了减少电动机的库存,当前最流行的就是一种“随时的”制造方法,而在装配之后再增加接地条的优点已经不算是真正的优点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接地条的电动机,通过观察很容易识别出接地条,但是不会受到运输和设备装配过程中的野蛮操作的损伤。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小型电动机具有:具有一个开口端和一个闭合端的导电外壳;固定在外壳上的一个永磁体定子;与定子构成工作关系的一个绕线的转子,该转子有一个轴,安装在轴上的一个转子铁心,安装在轴上并且邻近转子铁心一端的一个换向器,以及绕制在铁心周围并且端接到换向器上的转子线圈;用来闭合外壳的开口端并且与其形成紧密电接触的一个导电的端板;由用来支撑第一和第二电动机端子的一个绝缘材料的支架和用电路连接到电动机端子上并且与换向器形成滑动接触的一对电刷构成的电刷齿轮,支架被固定在端板上;以及用电路将一个电动机端子连接到外壳上的一个接地条,其特征在于接地条是一种穿过端板中的一个开口与端板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弹性导电条,从电动机的外部可以看到,并且接触到第一电动机端子。
这种结构可以使接地条受到保护,防止野蛮操作造成的损伤,并且能够通过观察很快地确认它的存在与否,以及清楚地表明哪一个端子是接地的。
最好是将电动机端子支撑在支架上凸起的通道内,凸起延伸通过端板中的开口,并且将接地条设在用来支撑第一端子通道内部,与第一端子形成电接触。支撑第一端子的通道上最好有一个用来容纳接地条的沟,并且接地条上具有一个构形的端接部分,用来与第一端子形成弹性接触。
接地条最好是延伸进入支架中构成支架与端板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一个凹槽,并且在内部通过弹性变形而接触到端板。
按照这种方式使接地条与端子和端板保持弹性的电接触,这样就能防止在将接地条点焊到外壳上时产生的电流和热量影响到磁性的定子。
以下要参照附图用举例的方式来解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一个小型电动机;
图2是图1所示电动机的一个端帽的外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端帽的一个侧端视图;
图4是端帽的一个侧视图;以及
图5是端帽的局部分解侧视图。
图1所示的电动机是一种具有轧制的钢板外壳12的小型永磁体d.c.电动机10。外壳上有一个开口端14和一个闭合端16。闭合端将一个套筒轴衬(未示出)容纳在构成轴承定位器18的一个轧制的凹槽之内。按照惯用的方式将一个由两段陶瓷磁体19构成的永磁体定子固定在壳壁的内表面上。用一个端帽20闭合外壳的开口端14。端帽是一种两部分结构,并且被放在设在外壳12壁内的台阶22上。
图2,3和4分别表示端帽,图5表示端帽的一个局部分解图,在图中表示了装配之前分开的两个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通信装置
- 下一篇:多肽、蛋白和核酸的稳定的药用施用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