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跌打损伤初期的外用止痛液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15779.6 申请日: 1999-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96276C 公开(公告)日: 2002-12-18
发明(设计)人: 董裕国;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 董裕国
主分类号: A61K35/78 分类号: A61K35/78;A61P19/04
代理公司: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苟红东
地址: 7217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跌打损伤 初期 外用 止痛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跌打损伤初期的止痛液(一敷灵)及恢复期的伤愈膏(飞天蜈蚣七膏)。

目前,用于跌打损伤治疗的中药很多,有口服剂亦有外用液体或膏剂,见诸报道的更多,但一般在整个治疗期中只采用一种配方药物,缺乏针对性。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跌打伤在初期和恢复期不同机理,分别提出适用于初期的止痛液(一敷灵)和恢复期的伤愈膏(飞天蜈蚣七膏)。

本发明组方理论依据:(一)气血和顺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生理)。

1、“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构成人体,并维持机体生命功能的最基本的物质。“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腑、络六腑也”。即气血能灌溉五脏六腑,温煦全身肢体,濡养四肢百骸,周流不息,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2、“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只有气血的旺盛通利才能充分发挥其对肢筋骨的温煦濡养。“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经强,关节清利矣”。肢体关节的活动离不开气血的供给,正所谓“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百骸之潮夕,……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一切肌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营养,气血的正常运行,是肢体关节正常生理活动的保证。

(二)气滞血瘀是软组织损伤病机的核心(病理):

1、就软组织损伤来说,气滞血瘀是其病理机转核心。当肢体受到外力创伤,局部肢体皮肉筋脉损伤、均能导致经络气血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相应症候。气血紊乱是软组织损伤病理的必然结果。气闭不通乃为滞,血液离经或运行不畅即为瘀。在整个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及痊愈过程中,气血运行滋养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滞血瘀存在于软组织损伤病程给的始终,为其病机核心。

2、软组织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内经》中指出“气伤痛、形伤肿”。正常气的功能具有推动激发作用,“气为血帅”。血液运行,必须有气的推动。气受伤则宣通失职,壅闭不通仍生疼痛。“不通则痛”是气伤的病机表现。形是实质组织,软组织损伤也包括形态实质的破坏,外力作用于局部,伤及血脉,脉道破裂或阏滞,血液离经,聚积不散而成肿胀。李中梓(明)认为:“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不化,故肿”。吴鞠通(明):曰“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局部气滞血瘀、经脉失养、患肢功能亦随之出现障碍。

3、局部软组织损伤、伤及气血,多能导致腑脏经络气血功能紊乱,产生相应应症候。如《正体类要》中所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明确指出了局部气血变化,进一步影响脏腑功能的变化。“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就是这个道理。

4、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进而可以演变为痹((7)陈建鸿,试论外伤瘀血成痹。《中国骨伤》1988.1(3).9)。《内经.痹论》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究其病机,不外是各种病邪作用于机体,导致经脉气血运行紊乱,痹阻不通,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故《医部全录》说:痹者,闭也,痛也”。外感或内生之风寒湿邪,故然可以闭阴经脉,出现风寒湿痹,由外伤引起之瘀血内停,气失流通,更能阻塞经脉,引起气血闭阻而出现“外伤瘀血成痹”。同时,外伤既可单独成痹,亦可与其他致病因素一起作用机体,引起痹症。从而导致软组织损伤病程的迁延。

(三)活血化瘀是软组织损伤治疗的关键(治则):

1、软组织损伤及气血,气滞血瘀是其病机核心。其痊愈过程完全依赖于气血的供养,而局部瘀血停积,气滞不通,显然不利于病变的恢复。因而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治疗,首先应考虑血气的供养问题,以疏通滞气、消散瘀血为主。气通则不痛,瘀散则不肿,血气流畅,则筋肉得以濡养,关节为之滑利,肢体功能也恢复正常。

2、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临床不外内治,外治两类。究其病机,皆由局部气滞血瘀而导致全身气血紊乱。局部气血通畅,则全身气血亦和顺。故治疗重点应在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兼顾全身。因而外治法相对有它的独到之处。

3、在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除了活血化瘀、止痛消肿而外,更应注意到“外伤瘀血成痹”。前面已论述过,外伤既可单独成痹,更易与风寒湿之邪合而成痹。故在临床治疗当中,除了遵循“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的原则,并要注意灵活运用,采用祛邪或扶正之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裕国,未经董裕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