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发生器吸附制冷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99115458.4 | 申请日: | 199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279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定宇 |
| 主分类号: | F25B17/04 | 分类号: | F25B17/04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周纯钊 |
| 地址: | 41000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发 吸附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吸附制冷系统,进一步是指设有多只发生器的连续制冷系统。
传统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已问世多年。它主要由单台发生器同冷凝器、蒸发器等连接组成,通常用氯化钙做吸附剂,用氨做制冷剂。当加热发生器时,其中的吸附剂所吸收的制冷剂以汽态的形式释放出来,经冷凝器冷凝为液态进入蒸发器;停止加热发生器,则所述吸附剂就将蒸发器内的液态制冷剂以汽态吸收,而蒸发器中制冷剂由液态蒸发为汽态并被吸收的过程中,吸收环境热量,实现制冷。该过程实际上是加热时不制冷而在停止加热时制冷,为间歇式制冷。为克服所述技术缺陷,本申请的研制者曾在同一制冷设备中采用多组上述装置并使之交替进行制冷,以缓解温度不稳定的问题,但仍未突破系统间歇式制冷的局限,有待改进。另一方面,由于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发展环保型制冷设备是人们期待已久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出多发生器吸附制冷系统,它能进行连续制冷,由此获得稳定的制冷温度,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多发生器吸附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内有制冷剂液氨的贮液筒及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同贮液筒的进液口连通,贮液筒的出液口经节流阀与蒸发器的进液口连通,其设计特点是,所述制冷系统有多只发生器,各只发生器的制冷剂导管经相应的阀同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端连通,且各只发生器的所述制冷剂导管另经相应的阀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端连通。
本发明是利用已有技术的吸附制冷系统各相关单元,在该基础上设置多只发生器并经特定连接以使系统能实现连续制冷而完成的,所述多发生器是指每只发生器的吸附和脱附之工作状态为各自独立的多只发生器。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设有三只发生器的系统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制冰槽及蒸发器截面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冷凝器与贮液筒的截面结构;
图4和图5分别是实施例的发生器轴向与径向截面结构;
图6是设有多只发生器的系统结构图。
在所述附图中:
1-发生器 2-蒸发器 3-节流阀
4-贮液筒 5-冷凝器 6、7、41、44-阀
8、9、42-发生器 10、11、12、43-阀 13-箱式制冰槽槽体
14-箱盖 15-翅片 16-筒体
17-制冷剂出口端 18-进液口 19-隔热筒体
20-进液口 21-出液口 22-制冷剂出口端
23-进水口 24-螺旋盘管 25-制冷剂入口端
26-出水口 27-水夹套 28-连接件
29-吊环 30-多孔匀水板 31-尾气导管
32-外壳 33-进水管接头 34-酒水横管
35-制冷剂导管 36-出水管接头 37-内管
38-芯管 39-氯化钙吸附剂 40-法兰盘
由图1和图6可知,本发明包括发生器、冷凝器(5)、内有制冷剂液氨的贮液筒(4)及蒸发器(2),冷凝器(5)的制冷剂出口端同贮液筒(4)的进液口连通,贮液筒(4)的出液口经节流阀(3)与蒸发器(2)的进液口连通,其技术特点是,所述发生器设有多只(即3只至10至),如图3为3只发生器,图6为10只以内的多只(包括10只);各只发生器的制冷剂导管经相应的阀同冷凝器(5)的制冷剂入口端连通,如图6所示,发生器(1)经阀(41)、发生器(9)经阀(6)、发生器(8)经阀(7)、发生器(42)经阀(44)分别同冷凝器(5)的制冷剂入口端连通;且各只发生器的所述制冷剂导管另经相应的阀同蒸发器(2)的制冷剂出口端连通,如图6中发生器(1)经阀(12)、发生器(9)经阀(10)、发生器(8)经阀(11)、发生器(42)经阀(43)分别同蒸发器(2)的制冷剂出口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定宇,未经李定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陀螺或其菌丝体人工培育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模块化平板型太阳集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