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钒矿石焙烧料中提钒的浸出方法以及在石煤空白焙烧-直接浸取提钒工艺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99115427.4 | 申请日: | 199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5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谌东开;谌建开;罗振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安化县碳化硅厂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35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石 焙烧 料中提钒 浸出 方法 以及 石煤 空白 直接 浸取提钒 工艺 中的 应用 | ||
1、一种从含钒矿石焙烧料中提钒的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氧化脱炭后的含钒矿石焙烧料,分别放入两组防腐池中,一组加酸静浸,一组加碱静浸,然后将酸浸液和碱浸液混合中和并净化除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浸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酸为硫酸,其加入量为焙烧料重量的2~15%;所用碱为烧碱,其加入量为焙烧料重量的1~10%。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浸取方法的石煤空白焙烧—直接酸、碱浸出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石煤破碎,投入立窑中焙烧,在800~1100℃温度条件下一步完成氧化与脱炭过程,将脱炭后的焙烧料粉碎成粗颗粒状,分别放入两组防腐池中,一组加酸静浸,另一组加碱静浸,然后将酸浸液和碱浸液混合中和至PH6~9,加入絮凝剂净化除杂并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石煤破碎成10~60mm块片后投入圆柱形立窑中焙烧,在800~900℃温度条件下一步完成氧化与脱炭过程,脱炭率达到9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焙烧料粉碎成5~30mm>80%的粗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酸为硫酸溶液,其加入量控制在硫酸含量为焙烧料重量的2~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硫酸含量为焙烧料重量的6~8%。
8、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碱为烧碱溶液,其加入量控制在烧碱含量为焙烧料重量的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烧碱含量为焙烧料重量的4~6%。
10、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酸为稀硫酸,所用碱为烧碱溶液,加入的方法是将酸、碱液分别均匀淋洒在两组焙烧料上,让焙烧料吸收至饱和状态,即淋洒量控制在硫酸含量达到焙烧料重量的6~8%,烧碱含量达到焙烧料重量的4~6%,在常温至100℃温度条件下保持0.5~6小时,然后加入常温~100℃的清水至固液比1∶1,静浸8~72小时,在静浸过程中,酸浸液、碱浸液分别循环转换1~3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两组焙烧料中分别淋洒入稀硫酸、液碱后,在常温下保持2~3小时,然后加入常温下的清水至固液比1∶1,静浸48小时,在静浸过程中,酸浸液、碱浸液分别循环转换1次,即每24小时循环转换1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酸、碱静浸完成之后,将酸、碱两种浸出液排出,再用清水静浸洗涤,固液比仍为1∶1,每天加换1次清水,连续换水3次,酸、碱浸出液和第1次两种水浸洗涤液转入后续工序处理,第2、3次水浸洗涤液返回作下一批焙烧料的酸、碱浸出液和两种第1次水浸洗涤液的用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酸浸液、碱浸液和两种第1次水浸洗涤液放入防腐池中混合,中和至PH7~8.5,然后加入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沉淀杂质并过滤,将滤渣焙烧后返回到焙烧料中继续浸取。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酸为盐酸溶液,所用碱为碳酸钠溶液。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酸为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所用碱为烧碱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安化县碳化硅厂,未经湖南省安化县碳化硅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4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种钱币操纵的机器的采集系统
- 下一篇:烤烟专用混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