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99114636.0 | 申请日: | 199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5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西电肝病防治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王桂华 |
| 地址: | 67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炎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
全世界有叶下珠植物500多种,中国有30余种。目前文献所见与本发明有关的报道是Thyag arjan SP et al,efect ofPhyllanthus Amarus omChronic carriersof Hepatitis B Virus Lancet,1988.1:764~766,选用大戟科植物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 Amarus)全草干粉胶囊治疗病毒性乙肝炎,但这种胶囊的疗效并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乙肝更为有效的纯天然叶下珠肝片药品,这种药品服用方便,疗效更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经过发明人多年筛选试验,发现傣药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对病毒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提取傣药叶下珠全草有效成份,不加其他药物,仅加入辅料糊精和淀粉,制成的叶下珠肝片,服用方便,治疗效果更好,叶下珠肝片的有效成份与糊精、淀粉的比例是:有效成份:糊精∶淀粉=8~10∶4∶1,其中,有效成份是傣药叶下珠全草的醇提物和醇提后剩余物的水提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详细组份及制备方法通过下面的实施例给出,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以制造叶下珠肝片30万片需要300千克傣药叶下珠全草为例,从中可提取到有效成份85~95千克。傣药叶下珠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法是先将傣药叶下珠全草洗净、烘干、粉碎成粗粉,加入95%的乙醇600千克或75%的乙醇750千克,热回流两次,每次2小时,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膏状,得到醇提物,醇提后的药材滤渣回收乙醇后加水煮3小时过滤,滤液经浓缩成膏状得到水提物,醇提物和水提物按1∶1.2~1.4混合在一起即是叶下珠肝片的有效成份。
将有效成份按比例与糊精和淀粉混合后烘干、粉碎即得到制造叶下珠肝片的原料,上压片机压成片剂,剂型规格为0.3克/片,制成的叶下珠肝片可包糖衣,经打光、干燥、放冷、外观检查符合规定后即得成品。也可制成胶囊、散剂等口服给药制剂。
本发明提供的叶下珠肝片经临床实验证明对乙肝、黄疸肝、脂肪肝有效好的疗效,并可用于治疗多种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制得的药品体积小、重量轻、服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西电肝病防治所,未经云南西电肝病防治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4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铑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在转基因动物中生产纤维蛋白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