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伤骨活血外敷膏无效
申请号: | 99114546.1 | 申请日: | 199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29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时林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血 外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骨科创伤治疗的中成药,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创伤治疗外敷膏。
骨科创伤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传统的治疗方法针对患者患病症状分别用药,疼痛的采用止痛药:肿胀的采用治肿药;骨折的采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剂。据《秘传伤科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汤耿民主编)记载:《少林寺真传跌打刀伤药本》分为“跌打损伤肿痛方”、“立愈折骨消肿止痛膏”、“消肿夹骨膏”;《黄氏青襄全集秘旨》采用先用圣灵接骨丹,然后用毒油膏加味敷;《韦氏家传跌打验方》分“止痛药”、“秘传跌打方”。《中医骨伤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安桢、武春发主编)的附方索引中分别介绍了《刘寿山正骨经验方》、《北京中医学院经验方》、《外伤科学经验方》、《林如高正骨经验》、《长春中医学院骨科方》等一些中药正骨方,均分别采用了治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等中医药方剂。西医采用止痛片剂、针剂和脱水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且不宜长期使用。至今为止尚未出现集止痛、消肿,促进的愈合为一体的药剂。近年来,中外医务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认识到一些生长因子有促进和增强骨折愈合的作用。据《中国骨伤》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承办,尚天裕主编)1999年5月,第12卷,第3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冯建刚、张静、陈百成合著的《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近况》介绍了采用骨生长因子诱导成骨等多种因子促进骨折愈合。但至今尚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骨折愈合的所有问题,对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且其手术植入,经皮下注射给药和采用生物制品等方法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费用较高,普通患者难以接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止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为一体,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伤骨活血外敷膏。
本发明的配方为:
主药占:天花粉15%左右(重量百分比,下同);百草霜10%左右;冰片1%左右。
辅药占:青黛10%左右;大黄10%左右;白芷10%左右;陈皮10%左右;厚朴10%左右;苍术10%左右;生南星3%左右;甘草10%左右。
天花粉苦、寒,养阴生津,排脓生肌;百草霜性温,止血化瘀;冰片性寒,芳香化湿,青黛性寒,泻肝火,除热毒;大黄苦,寒,消热解毒,活血化瘀;白芷辛、温、发表散寒,活血排毒,止痛排脓;陈皮辛、温、理气化瘀;厚朴苦,温,消肿泻满;苍术苦、温,燥湿通络;生南星性热,散寒止痛;甘草甘、平、泻火解毒。诸药合参即有消热凉血,止血消肿,行气止痛,祛风通风,软坚散结,促进骨折愈合。采用外敷膏形式,贴于患处,有利于病灶吸收,提高疗效。
本方各主要成份间的络合和活化作用,促进各成份发挥最佳效果,从而能同时起到止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因本方寒温近半,故对伤骨科的寒、热症均有一定疗效,且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
采用本方也可制成其它形式的制剂,不影响其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时林,未经程时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4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