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9113950.X | 申请日: | 199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247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华 |
| 主分类号: | D21J3/00 | 分类号: | D21J3/00;B65D65/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常明 |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大***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缓冲 包装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
我国目前使用的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缓冲包装材料,以往每年需消耗数千万吨之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氯氟碳化合物(CFC),它对人类的免疫系统及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具有较严重的破坏作用,被称为白色污染,成为全球公害。这种废弃物在自然界中长期不能够降解,从而变成生态链中的物质。如果将它焚烧,就会产生有毒气体而造成二次污染;若要对它回收利用,则因发泡塑料占用大量的空间,在回收过程中,其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费用消耗很大。因此将这些泡味材料随处废弃,这样不仅使农田、土地劣质化,而且严重污染了江、河、湖泊的水质,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制成的缓冲包装材料可以降解,对环境没有污染,其制备过程简易可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玉米棒芯和/或玉米杆芯和/或高梁杆芯和/或一年生轻质植物材料作为发泡原料母体,首先将收集到的发泡原料母体通过粉碎机粉碎成颗粒,进行筛选并按颗粒大小分类,再将颗粒状的轻质原料母体拌入混合粘合剂,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和,然后将拌和的轻质材料放入模具内压铸成型,成型后的缓冲包装材料通过烘干设备烘干,即成为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
由于本发明采用天然植物作为原料母体,通过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制成缓冲包装材料,因此很容易得到降解,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在制备过程中也不产生污染,其制备过程简易可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多种原材料,包括玉米棒芯和/或玉米杆芯和/或高梁杆芯和/或一年生轻质植物材料,作为发泡原料母体。玉米棒芯是指玉米把米粒剥离后的内芯,其干品是一种轻质材料。玉米杆芯、高梁杆芯是指玉米、高梁收获后的秋季其枯黄的桔杆内芯,它也是一种轻质材料。
首先将收集到的发泡原料母体通过粉碎机粉碎成颗粒,进行筛选并按颗粒大小分类。如果所需的缓冲包装材料即缓冲块的结构比较大,该原料母体的颗粒可以大些,反之,该颗粒可以小一些,量材而定。
再将颗粒状的轻质原料母体拌入混合粘合剂,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和。该混合粘合剂是一种液体状态的粘合剂,可以由淀粉制成,粘合剂里加入了防腐剂、干燥剂及防水剂。
然后根据所需要的缓冲块的形状、尺寸,将拌和的轻质材料放入模具内压铸成型,成型后的缓冲包装材料通过烘干设备烘干,即成为可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无污染的漂白。将颗粒状的轻质原料母体放到漂池内漂白,以40℃左右的温水加入容量为5%~10%的次氯酸钠,并不断地使水温保持在40℃左右,还应使池内水经常在流动,并将颗粒状原料母体上下翻动,使得该原料母体能均匀地吸收到次氯酸钠溶液。在将颗粒状原料母体翻动1小时时加入适量的尿素。漂白时间为3~4小时,再放水清漂把氯残留物漂清。然后经滤干后通过离心机甩干水份,再由烘干设备加以烘干。
当第一次漂白后,根据白度要求,也可以进行第二次漂白。第二次漂洗时,要求漂池内水温在30℃~40℃时加入5%的双氧水,也可以加入同样为5%的次氯酸钠进行漂白,漂白时间约为3小时,然后进行清漂。漂清后的原料白度在70°~80°左右,如果不漂清,原料就会泛黄。
采集干枯的玉米杆、高梁杆的方法是将上半段有杆材料分节切下,用手剥皮取出内芯,也可以用机械剥离法取出内芯,然后一定要进行干燥,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粉碎。采用的原料颗粒母体既可以不漂白而利用原料本色,也可以根据需要加以漂白,但必须在漂白后清漂干净,不然物质就会泛黄。玉米杆、高梁杆的重量与发泡塑料的重量,其比重相同,却具有降解的作用。
将拌和的轻质材料放入模具内压铸成型时,也可以成型制成一次性快餐盒、面碗以及其它容器,最后进行淋膜即可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华,未经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3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