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连接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9113894.5 | 申请日: | 1999-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04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小关美嗣;佐藤隆;黄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2/16;H01R12/32;B29C45/14;//B29L3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结构 | ||
本发明是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尤指借由插入式被覆成型(InsertMolding)技术而在高密度排配的端子外成型绝缘本体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结构可在成型时提供高密度端子准确定位的依靠。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及便携式电脑的不断发展,不同电子设备间的电讯传输愈来愈频繁,其单位时间的电讯传输量也愈来愈大。于此同时,电子装置小型化的趋势使得电子设备本身仅能具备有限的内部空间,相对使得其内部组件体积及各组件的间的间隔愈来愈小。因此,各种电子装备上广泛用于传输电讯的电连接器也须朝体积小、端子数多的方向设计,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高密度端子的电连接器设计。在现有高密度电连接器的制造中,通常借助治工具将成排设置的端子对准在已预先射出成型好的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适当定位上,再对端子施加压力而使这些端子组入并固定于绝缘本体上,最后将端子尾端上的料带去除。然而这种压入组接方式对电连接器成品的机械及电性能有极大不良的影响,其一因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愈来愈多,且排列愈来愈密,故制造时不易保证各收容槽槽壁射出成型均匀,如此在收容端子的槽壁厚薄不均的情形下将容易造成端子组入力不均匀,使端子组接不易或有部分端子会无法承受过大的组接阻力而有弯折、翘曲等现象。再者,高密度的端子排配将使得收容端子的槽壁面愈来愈薄,而容易导致其不易稳定固持端子或固持力不足使端子易于脱出的现象。而且,由于须以治工具将端子以压入方式组接于绝缘本体内,因而将使端子与绝缘本体间产生相互挤压作用,造成端子无法准确定位,或者在邻接相当紧密的端子收容槽壁面上造成明显的机械损伤使绝缘本体容易出现龟裂等严重现象,进而影响电连接器的电性接合性能。另外,因表面粘接技术在端子与电路板接合中应用很广,这种表面粘接技术应用在具数量多且密度高的端子的电连接器上时,需要这些端子具有较高的共平面度方可达成良好的接合性能。然而,由于压入端子的施力部位恰好在各端子的焊接尾部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使端子的焊接尾部受力而发生过度弯曲并导致其共平面度降低,进而影响整体的电性接合性能。
为克服前述插入组接端子方式的缺点,目前已有利用插入式被覆成型(Insert Molding)技术制成的高密度电连接器问世,相关的电连接器构造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176,541、5,639,248、5,641,290、5,772,474、5,779,505及5,842,875号等案所揭示。然而,依插入式被覆成型技术制造电连接器,插入式成型模具内的端子仅能依靠连接在端子焊接尾端上的料带对端子提供局部的固持定位功能,如此不但夹持定位的位置少而不够全面,而且相对于焊接尾部的另一端还形成自由端状,因此在射出成型时射料强大的射出压力下,端子将无法承受此压力而极易有偏离原位置的现象,如此将在成型后造成许多端子相互抵触短路的不良品,而且,对表面接合型端子而言,其尾端部经弯折垂直于其它部分,若无法对该弯折部分提供良好的定位,如此在成型时同样无法达成使端子处于正确的射出成型后的孔位上以供对接之用,并且会影响其弯折度使尾端部的共平面性不佳。因此,各制造厂家在更广泛运用插入式被覆成型方法制造高密度电连接器的同时,无不同时寻求射出成型时定位端子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其是在高密度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置许多定位机构,以在其端子借由插入式被覆成型技术置入模具成型绝缘本体时,能实现对高密度端子的准确定位,进而有助于提高电连接器成型绝缘本体时的合格率,并提高其可靠性及电性传输的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特征来达到上述目的,该电连接器结构具有沿纵长向延伸的绝缘本体,于绝缘本体上开设有中央开槽,该开槽的两内侧壁借插入式被覆成型直接成型在若干个导电端子外,各端子于绝缘本体射出成型前经直角弯折并于弯折处形成弧形弯折面,射出成型后该端子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端部可表面接合于电路板上,而端子垂直于该尾端部的部分设有端部、接触部及固持部等构造。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接合面对应端子延伸出的尾端部位置设有与端子同数目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且端子的弯折面收容于该第一定位孔内,而端子固持部的下侧面与该第二定位孔相贯通,借该两定位孔的设置将使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定位效果更佳。
依据上述特征,该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对接面较端子远离于电连接器纵长向中心线且对应每一端子的位置均开设有与端子同数目的开孔,于绝缘本体两外侧壁上也开设有纵长向的凹槽,且这些凹槽内对应端子的位置设置有凸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绝缘本体在射出成型时可使各端子尾端部附近的弯折部分正确定位,且不致有影响对接效果的倾倒或歪斜及影响结合效果的共平面度不佳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3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书和本择页标记的编印新方法
- 下一篇:宽温区热敏电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