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泥氰化锌粉置换与碳浆吸附串联提金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9112474.X | 申请日: | 1999-10-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5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廷;牛继德;张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廷 |
| 主分类号: | C22B11/08 | 分类号: | C22B1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33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化 锌粉 置换 吸附 串联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黄金选冶技术领域,涉及全泥氰化提金工艺。
目前,国内外全泥氰化锌粉置换提金工艺和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分别被单独应用,尾矿压滤滤饼干式堆存滤液循环利用是一种先进的全泥氰化提金方法,这种方法的推广应用,节省了建造大型尾矿贮存坝库的巨大投资,节约了土地,减少了氰化物的污染,增加了矿浆中金的回收。大多数采用全泥氰化工艺处理的金矿石,其氧化和泥化程度均较高,采用全泥氰化锌粉置换工艺处理泥化程度较高的金矿石时,其固液分离效果较差,即洗涤率和固体金的溶解度较低,虽然在这一工艺中的尾矿处理阶段增加了尾矿压滤工段,使金的回收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废液排放量大幅度减少,但在实际生产中,即使经过三次以上洗涤,金的浸出率仅为87~89%,最高达93%,且每次洗涤基建设备投资达200万元,浸渣金品位较高,高达0.3~0.4克/吨,年排放废水8800m3,排液品位达0.2~0.3克/立方米,日处理能力为800吨的矿山仅此以上两项年损失黄金150~20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同时还存在着因滤液重复利用,有害杂质积累量大,导致金的浸出率逐渐降低,出现浸液“疲劳现象”。在金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流程中,炭吸附系统需经过六次以上的吸附工段吸附作业,处理矿浆量大,作业时间长,长达40-50小时,底炭密度大,载金炭金品位高(一般7~15公斤/吨),加之炭在矿浆、溶液与矿浆、泵和排放器中磨损大,增加了载金细炭量,导致2~4%的金随细炭丢在尾矿中,同时还存在着由于炭吸附量大吸附不完全,金的浸出率仍在93%以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全泥氰化尾矿压滤滤饼干式堆存滤液循环利用提金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全泥氰化锌粉置换提金工艺和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为全泥氰化提金工艺提供一种锌粉置换与炭浆吸附串联提金的方法,从而克服现有的全泥氰化工艺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全泥氰化后经洗涤分离出的含金贵液送锌粉置换工段,矿浆送炭吸附工段,经8~16小时、底炭密度为4~12克/升吸附作业,吸附作业中提出的载金贵炭和载金细炭送解吸电解冶炼工段冶炼,尾矿矿浆送压滤工段压滤处理。
为了满足炭吸附工段的生产条件,炭吸附工段装置由双叶轮浸出槽、直线振动筛、罗茨风机、空气提炭泵、渣浆泵、液下泵组成。
为了提高金的氰化浸出率,节约用水,将经炭吸附净化了的含有害杂质较传统炭浆法少的压滤工段压出的滤液返回氰化洗涤池内重新利用,解决了原锌粉置换工艺中的浸液疲劳现象,增加了固体金的浸出率,达到含氰水全闭路循环,实现污水零排放。
为了减少炭吸附中的炭磨损,炭吸附作业采用三段或四段吸附,总吸附作业时间由独立应用的全泥氰化炭浆法提金工艺的30~50小时,减少到8~16小时,加入新炭量由每升矿浆16~24克减少到8~12克,底炭密度降低50%。同时,为了控制载金细炭造成金的大量流失,载金炭金品位由7~15公斤/吨,降到1~2公斤/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炭磨损和载金细炭损失导致的黄金流失。
为了减少流程,节约投资,全泥氰化后的矿浆采用一次洗涤或二次洗涤或三次洗涤后送入炭浆吸附工段,采用三段吸附或四段吸附完成炭吸附作业。
由于在上述全泥氰化提金工艺中,采用了锌粉置换与炭浆吸附串联提金的方法,金的回收率提高到98%以上,排液品位由0.26克/m3降低为0.01克/m3(滤饼中的液体),滤饼中金的含量由0.3-0.4克/吨,降到0.06克/吨以下,解决了全泥氰化锌粉置换工艺中的浸液疲劳现象和洗涤次数多、洗涤率低的缺陷,增加了固体金的浸出率,实现污水零排放,节约了用水,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中炭磨损、载金细炭损失和炭吸附时间长导致的黄金流失。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廷,未经郑晓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2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耐磨性的装饰材料
- 下一篇:可拆式地连接两个成型件的夹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