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残余物热转换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107002.X | 申请日: | 199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23824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 发明(设计)人: | D·埃德纳;W·卡德鲁波弗斯基;A·埃舍尔勒;W·莫蒂特施卡;T·弗利克;A·施贝尔;L·塞尔勒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燃料研究所;原料及设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残余物 转换 方法 装置 | ||
1.通过热转换将具有不同粒度的含有能量的可燃残余物转化成固体和废气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高于组成所述残余物的成分的熔点的温度下,在大气压力下,通过让残余物与氧气和/或空气反应而实现的,其特征在于:
1.1通过输送装置(11)将所述残余物与空气流或氧气流一起送入高温反应器(10),并让其发生反应,
1.2在高温反应器(10)中将所述残余物转化成液态矿渣和气体,
1.3将液态矿渣阻拦在位于高温反应器下部的熔池(14)中,
1.4该残余物的小颗粒部分在高温反应器(10)的直立的自由空间里主要被转化成矿渣和气体,
1.5该残余物的粗颗粒部分主要是在熔池(14)中和熔池上被转化成矿渣和气体,
1.6所产生的液态矿渣流过阻拦元件(16)的下部,以及逸出元件(17)的上部,它被连同所产生的气体一起经高温反应器(10)的出口孔(18)排出高温反应器(10)。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和液态矿渣被一同送入中间空间(20),而液态矿渣是在位于中间空间下面的水池(21)中冷却和粒化。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是通过喷射淬火水充分冷却的。
4.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转化所述残余物的粗颗粒部分,将部分含有空气和氧气的气体额外输入高温反应器(10)的位于熔池表面上方的熔池(14)部位。
5.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对熔池(14)中的熔融物进行后处理,将气体以高的动能输送到熔池表面的下方,所述气体部分包含有空气和/或氧气。
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残余物热转化成气体和液态矿渣的过程是在1000-18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7.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让热值大于3000kJ/kg的残余物与氧气和/或空气部分至完全燃烧,以产生所必需的反应温度和转化温度,在还原作业模式下产生一种可燃的高能可利用气体,而在氧化作业模式下,产生一种不可燃的热气体。
8.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残余物的热值太低,就把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形式的额外能量输送到高温反应器(10)中。
9.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额外的能量,可以使用高热值气体、高热值液体或可燃的含有能量的热解制品。
10.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对熔融物进行后处理,并改善其流动性能,将固体以成矿渣材料或流通气的形式输入。
11.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一项或几项所述方法的装置,它具有一个高温反应器(10),该反应器具有一个用于输送残余物的输送装置(11),在该输送装置中有一个熔池(14),该熔池由一个逸出元件(17)限制在一侧,在该熔池中设有阻拦元件(16)。
12.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温反应器(10)基本上被制成一个长形的直立筒,该筒具有一个横向虹吸部分(15),在该虹吸部分(15)的下部设有一个出口孔(18),用于连接所述气体和矿渣出口。
13.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逸出元件被制作成一个位于虹吸部分(15)的逸出砖(17),其中所述阻拦元件被设计成一个位于虹吸部分(15)和高温反应器(10)的圆筒部分之间的阻拦砖(16)。
14.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1)具有一个计量装置和一个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具有一个固体燃烧器,一个气体或液体辅助燃烧器,以及一个点火和监测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支持在高温反应器(10)中的反应,至少再提供一个额外的燃烧装置(13),该燃烧装置向着熔池(14)的表面倾斜。
16.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高温反应器(10)中设有喷射喷枪,通过该喷射喷枪可将气体和/或固体喷射在熔池(14)上。
17.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熔池(14)的下面设有可将气体和/或固体导入熔池(14)中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燃料研究所;原料及设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国燃料研究所;原料及设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70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搬运保管装置及由该装置搬运的物品
- 下一篇:可破裂式板及其可控的破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