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印塑料渗透油墨无效
| 申请号: | 99106575.1 | 申请日: | 199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27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2 |
| 发明(设计)人: | 焦子立;李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子立 |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既森,于兆惠 |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印 塑料 渗透 油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用油墨,特别适宜于在胶印机上印刷塑料制品时应用。
以往有一种塑料油墨,它是由2118酚醛树脂、6号桐油、3号桐油、松香、亚麻油、环烷酸钴组成,它们按重量比依次为42∶60∶56.6∶22∶76∶6.7,再加适量的色料。配制方法是先将树脂、松香、亚麻油和6号桐油混合制得树脂液,再与其余物料混合,经三辊研磨轧墨机研磨即得。此种塑料油墨特别适宜凸版印刷,可以套印多色图文的塑料印刷品,但它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在胶印机上应用,印刷品上的图文易被擦掉,不耐酸碱,更易被有机溶剂洗去。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胶印塑料渗透油墨,它特别适宜胶印机上的胶版印制塑料印刷品时应用,且油墨渗透到塑料的表层下,耐磨擦,耐酸碱,不易被水洗或有机溶剂洗掉,印刷品能长期保存。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这种胶印塑料渗透油墨,其成分包括有树脂、松香、亚麻油、桐油,其特征是:原料配比依重量比计,固体树脂连结料40-50份、液体树脂连结料8-10份、胶质油20-25份、蜡质助剂5-8份、色料10-15份、油墨油3-5份、萘酸钴和萘酸锰各0.5-1.5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加温至50-80℃,而后研磨制成。
以下固体树脂连结料、液体连结料、胶质油、蜡质助剂配制时均按重量比计。固体树脂连结料的配制:二酚基丙烷甲醛松香改性酚醛树脂35-40份、桐油、亚麻油各5-7份混合搅拌加温至240-300℃保温半小时,加入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8-12份,降温至180-200℃,再加油墨油35-42份搅拌均匀,降温。
液体树脂连结料的配制:松香8-12份、桐油酸20-30份混合加热至150-190℃,保温一小时后加入二酚基丙烷甲醛缩合物10份、亚麻油40-50份、甘油3-4份、二甲苯5-8份,然后再升温200-250℃,保温三小时,自然降温。
胶质油的配制:将二酚基丙烷甲醛松香改性酚醛树脂30-35份、亚麻油和桐油各35-40份、硬脂酸钴8-10份搅拌加温至170-210℃,再加入油墨油26-28份,降温。
蜡质助剂的配制:把聚乙烯蜡40-45份、油墨油55-65份混合搅拌加温至110-150℃,自然降温。
用本配方工艺生产的胶印塑料渗透油墨印刷的印刷品,油墨可以直接渗入到塑料薄膜内,耐磨擦、耐水洗,亦不易被有机溶剂溶解,印刷品可长久保存。
本发明有以下的实施例:配制各种制剂时,各组份用量均按重量比计。
固体树脂连结料的配制:把二酚基丙烷甲醛松香改性酚醛树脂39份,桐油和亚麻油各5份加入锅中搅拌加温至270℃,保持20分钟,再加进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10份,降温至200℃时加入油墨油40份搅拌均匀,而后自然降至常温。
液体树脂连结料的配制:将松香10份、桐油酸25份混合加热至170℃,保温55分钟,再加入二酚基丙烷甲醛缩合物10份、亚麻油46份,甘油3份、二甲苯6份,升温至220℃,保温三小时后自然降至常温。
胶质油的配制:将二酚基丙烷甲醛松香改性酚醛树脂35份、亚麻油和桐油各32份,硬脂酸钴10份搅拌加温至200℃而后加入油墨油25份,再降至常温。
蜡质助剂的配制:把聚乙烯蜡40份与油墨油60份混合加温至110后自然降温。
胶质塑料渗透油墨制备:将上述固体树脂连结料46份、液体树脂连结剂8份、胶质油20份、蜡质助剂5份、色料15份油墨油4份、萘酸钴和萘酸锰各1份混合搅拌加温40℃,而后研磨成≤20um的细度。
本实施例配制的油墨用于塑料制品印刷上,经检测达到性能指标如下:(1)耐碱:将印刷品放入温度为80℃、浓度为10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0分钟不掉色;放入65%的碱溶液中浸泡30分钟不掉色。(2)耐酸:将印刷品放入浓度为65%的盐酸中浸泡30分钟不脱色。(3)耐有机溶剂:用二甲苯或丙酮或汽油擦拭不褪色。(4)耐高低温:高温160℃、低温-160℃不掉色,不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子立,未经焦子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6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