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溶性硫磺的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05935.2 申请日: 1999-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91071C 公开(公告)日: 2002-09-18
发明(设计)人: 赵水斌 申请(专利权)人: 赵水斌
主分类号: C01B17/12 分类号: C01B17/12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柏
地址: 471003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不溶性 硫磺 制备 方法 生产 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硫的制备,特别涉及不溶性硫磺的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

不溶性硫磺,学名为硫的均聚物,又称聚合硫,简称IS。一般用作橡胶的硫化剂。特别在钢丝子午线轮胎及其它橡胶复合制品中是首选的硫化剂。

早在1827年,Dums将硫的熔体喷入水中,得到一种塑性硫,即聚合硫的一种,Betthlot于1857年在电解正硫酸水溶液时,也发现了硫的聚合体。实验室得到的这些聚合硫都难以保证其聚合态,容易还原为低分子斜方硫。自本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英国、德国,60年代以后的前苏联、日本以及东欧的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等国家都对IS进行了研究开发,由于IS生产存在着燃烧、爆炸、静电、腐蚀等危险,至今只有美国Stauffer公司取得成功,其商品Crys--tex产品已转手荷兰AKZO公司经营。

在中国,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于1974年开始IS制备技术研究,先后用干法、湿法、熔融法、气化法制出了含量为55%的IS产品,但IS含量低于质量标准5%-8%。由于此法腐蚀设备严重,虽说对设备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设备的腐蚀问题。目前,只有上海京海化工总公司能生产中高品位的IS产品,但其生产工艺是两步法,能耗大、成本较高。

现代汽车工业尤其是钢丝子午线轮胎生产的发展,对IS的高含量、高热稳定性两项主要技术指标的要求更高。但目前生产IS的工艺除生产过程中存在易燃、易爆、易腐蚀和有污染等问题外,产品稳定性也较差,不能满足橡胶工业的需要。

目前,有关报导IS的专利文献及刊物很少。

中国专利86104945“生产氢氧化物、硫代硫酸盐、硫酸盐、硫磺的方法”所公开的以硫化物水溶液和氧气或空气为原料生产氢氧化物、硫代硫酸盐,硫酸盐和硫磺,而不是不溶性硫磺。”

在聚合硫(即不溶性硫磺)生产过程中,已采用的熔硫工艺技术是将原料硫磺粉投入一敞口式加热炉(熔硫釜)中加热熔化、升温、加入稳定剂,然后放料、冷却,得到富含具有稳定性的不溶性硫磺的半成品。但该过程具有下列缺点:

1.局部过热,使半成品质量不够稳定;

2.由于敞口,使熔硫釜腐蚀严重;

3.过量SO2造成环境污染。

采用萃取釜设备的上盖一般是法兰螺栓联接,不仅造成每批投料生产拆卸和装配法兰盖操作极为不便,还使大量溶剂在装卸釜盖过程中逸失到大气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排除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的生产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有效克服国内外IS产品铁离子含量高、酸值高,而含量低、高热稳定性差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突破性的解决CS2在液固气三相分离困难和回收率低的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打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气相法优于熔融法制备IS的偏见;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采取低温熔融法制备高稳定,高抗热,高含量的不溶性硫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套适应于上述方法和工艺条件的生产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以硫磺为主要原料,用CS2作萃取剂,采取低温熔融方法,经过选料、加热熔融、低位反应,升温处理,氮气保护、干燥、粉碎、萃取、水溶、高速搅拌等工艺流程制备充油型不溶性硫磺。

将硫磺加入到管式熔硫反应器1中,逐渐升温进行熔融,当温度升到120℃时,保持6-8小时,把熔体送入低位反应器2;加入0.1-0.5%(重量百分比)的稳定剂于低位反应器2中的熔体中,并升温至400±20℃,保持20-40分钟;硫磺熔体在淬冷液保护下由反应器2送入稳定池5,稳定池中含有0.4-0.7%的CH3CH2-OH的水溶液,稳定5-30分钟出料;然后将料在固化器6干燥固化后,经粉碎机7粉碎80-100目;送入旋开式萃取釜8,在旋开式萃取釜8中萃取,用泵11抽取贮罐10中的CS2打入旋开式萃取釜中,以淹没硫磺300mm为宜,40分钟后打入添加剂(FH-800),打入量占CS2总量的4%,搅动10分钟左右;将旋开式萃取釜8中的混合液排入蒸馏塔16中,用95-110℃水浴15分钟左右,待CS2全部回收后停止水浴;从蒸镏塔16底部排出松散的不溶性硫磺,经干燥粉碎至100目,为非充油不溶性硫磺,再经充油搅拌器22,加入分散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通过高速搅拌制成充油型不溶性硫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水斌,未经赵水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5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