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登梯搬运车无效
| 申请号: | 99103887.8 | 申请日: | 199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2343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中波 |
| 主分类号: | B62B5/02 | 分类号: | B62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1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搬运车 | ||
本发明创造登梯搬运车,是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的一件首创新型登梯搬运工具。
在当前我国的大部分楼层建筑里,多数无有电梯,特别是民用住宅,多为七层无有电梯之作,而当今的各种车皆无有登阶梯之功能,为此专利人根据现有的机械动力,用发明的不等六脚轮和独创的车架组创了该车。
本项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二层楼以上的住户背粮、扛罐、运货、搬家及残老病弱下楼难等一系列问题,而有了登梯搬运车,为住在高楼的人们解除了苦力,使其轻松登上高楼的目的就达到了。
还有旅差、采购、做生意、运货物,如能带上轻型登梯搬运车,也可平地购运货物,又可登梯上下走过街天桥及火车站内天桥,地下道之阶梯以及百货大楼登梯采购难都迎刃而解。
本发明:登梯搬运车其技术方案及结构,是按着力学、机械动力学、几何、数学运算等原理发明设计而成,型号现备两种,A型为轻便手动折叠式,B型为重型电动式。
下面分别对两种型号的技术方案详细发明内容做一介绍。
1、A型:采用手动链轮为动力,按着力学增力的小轮搬大轮,三级传导,中级变速而设计,经传动主车轴而使两个六脚轮轻松的将物体运至上楼。
2、B型:采用电动机带动变速器为动力,选适度力速,设三挡位,传导主车轴转动而前进,下楼设有反向电扭,反转下运,该车可运楼梯载重量的80%货物(可装电瓶或从扶手空处下防水线接电为动力)。
该发明登梯搬运车其重要特征在于:首创发明的六脚登梯轮和不等角车架。1、六脚轮是经过多种设想与模拟试验选创出来的,该设计综合了我国民宅与商场两种规格,取两种楼梯台之高宽的综合数,用几何,数学,自创新定律原理,精确的标出,两阶升高后斜跨增加的长度、角度,定出两种跨度,得出了轮脚之长及优选出斜稳角度的物差,设计了能如步登梯的六脚轮(见图2、3)在高跨度台阶上,轮杆腿且处在大于90度以上,下滑不稳的支角度上,(見图7.等腿示意图)一但停歇就无有支撑力度,为此设计者费尽心机发明了不等腿(见2、3图),在停歇时选长腿后支状态休息,就这样反复研究,在轮杆支筋上考虑又美观又有力学支撑力,花纹美观又要有独创性,又有实用性,最后达到效果完美实用的登梯六脚轮,解决了任何车轮无法登梯的缺陷,添补了这项功能的空白。2、由于有了登梯轮,又根据该轮设计了一个不等边三角形车架,该车架特征与当今任何车架都不相同,因车架登梯时成斜坡形,此时下滑,下坠重量加重,力度增强,还使车有后翻下撅的危险,为此将车上直梁后部升至水平状,自然形成了不等边三角形车架,物体放在适度前倾的位置上,使车沿前倾(图2)在力学上,产生前进拉力和扛杆力,从而也减轻了许多的运载动力,同时又增加了很高的安全系数,就这样以其特殊独有的新型特征,配合着独创不等六脚轮,根据登梯需要而设计的转数、马力,配合减速器为动力,组成发明了该新型登梯运载工具。
本发明登梯搬运车之优点效果是:1、该车能配合弱者将平时无法搬运上楼的物品,增加数倍力量轻松运至上楼,大幅度的解放人们的劳动力,添补了无有登梯设备的空白。2、该车不但有众车无有的登梯功能,还设有平地行走的胶轮,在平地运输时,可用胶轮工作,待六脚轮登上阶绨时,可将胶轮调至后位,在上楼梯时起支撑平衡作用,待车登至楼梯缓台,走廊时,可将胶轮调至前位,推转行走,使其踏入另组阶梯。因此该车有平登两用之优点。3、该车之A型:小巧轻便,能折叠不用电,物美价廉,适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旅游、购货、赶火车。B型:可运载楼梯最大载重量物品,适合于搬运队、装修队、商场运货之用,以解决人力难搬之物的上下运载任务。4、该车还是电梯停电维修的好助手,一但停电维修,就可用该车代替电梯搬运货物,另外还可运载老弱病残人上下楼。还有车轮腿可拉长缩短,有行走两种楼梯的优点。5、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后,楼群林立,日欲巨增,多无电梯,有电梯也有阶梯,都将需要登梯设备,可想该车之产生对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还可由此项发明之功能,研制第三种C型产品,人坐在上面开动该车,载着人们从阶梯走向数层楼的顶峰。
附图说明:
图1、B型登梯搬运车立体图。
图2、A型登梯搬运车手动平面图。
图3、B型登梯搬运车电动平面图。
图4、登梯搬运车结构图。
图5、登梯搬运车局部结构图。
图6、登梯搬运车折叠方案图。图7、等腿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该车立体使用状态图,该车宽度为半米宽,占楼道一小半,考虑上下楼互不影响,操作人站于车后即可助力前上,又可保护下滑使之安全可靠,稳步上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中波,未经曹中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3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