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9102627.6 | 申请日: | 1999-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267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辅养;马廷椿;温国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二部 |
| 主分类号: | C25D11/00 | 分类号: | C25D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朝熙,徐开翟 |
| 地址: | 36101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阴极 电解 着色 新工艺 | ||
1.一种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简称:NCEC5),包括着色液的配方、着色液的配制和着色工艺的操作规范等,其特征在于:着色液的配方为,碱式碳酸铜10~40克/升,柠檬酸40~180克/升,氢氧化钾50~200克/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液的配制方法是,(1)用1/2体积的水将柠檬酸溶解,加入KOH将PH值调至3~4左右;(2)将碱式碳酸铜用水调成糊状,并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槽内;(3)在搅拌下加入KOH,使PH值粗调至所需值,稀释槽液至所需体积;(4)用柠檬酸或氢氧化钾浓溶液调节PH值至所需值后即可试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工艺的操作规范是,PH12~14,着色液温度15~40℃,阴极电流密度5~50毫安/平方分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二部,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二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26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