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光分离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光拾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101730.7 | 申请日: | 1999-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2260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一;小林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昭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光 分离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拾取 装置 | ||
1.一种偏振光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各向同性衬底;
在所述光学各向同性衬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构成的薄膜;
在所述薄膜表面形成的凹凸及两种色彩构成的周期光栅,它使对寻常光和非常光中一个的入射光产生至少1级衍射光,对另一个的入射光产生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周期光栅的凹凸的凹部是通过对聚二乙炔衍生物构成的所述薄膜有选择地照射紫外线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光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光栅其构成使对所述一个入射光产生的1级衍射光为最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光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周期光栅的所述薄膜表面,备有兼具防反射功能和保护所述薄膜免受机械损伤的保护功能的表面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光栅其构成使对所述一个入射光的1级衍射光对0级衍射光的衍射强度比为0.5以上,对所述另一入射光的1级衍射光对0级衍射光的衍射强度比为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光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周期光栅的所述薄膜表面,备有兼具防反射功能和保护所述薄膜免受机械损伤的保护功能的表面薄膜。
7.一种偏振光分离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偏振光分离元件具有光学各向同性衬底、在所述光学各向同性衬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构成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所述光学各向同性衬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个面上蒸镀二乙炔单体后,向该二乙炔单体照射紫外线,由此使该二乙炔单体聚合,形成聚二乙炔衍生物构成的薄膜;然后,通过对该薄膜有选择地照射紫外线,形成所述周期光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光分离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蒸镀所述二乙炔单体前,通过摩擦处理在所述光学各向同性衬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膜,使之成为定向膜,然后,在该定向膜表面蒸镀二乙炔单体。
9.一种光拾取装置,其构成使从激光光源射出的激光经偏振光分离元件、1/4波长板及物镜聚光于光盘,其返回光经所述物镜、1/4波长板及偏振光分离元件导向光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分离元件包括:光学各向同性衬底;在所述光学各向同性衬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构成的薄膜;在所述薄膜表面形成的凹凸及两种色彩构成的周期光栅,它使对激光光源射出的激光产生0级衍射和1级衍射,对从所述光盘返回的光至少产生1级衍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光栅其构成使对来自所述光盘的返回光产生的1级衍射光为最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周期光栅的所述薄膜表面,备有兼具防反射功能和保护所述薄膜免受机械损伤的保护功能的表面薄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光栅其构成使对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激光,1级衍射光对0级衍射光的衍射强度比为0.5;对来自所述光盘的返回光,1级衍射光对0级衍射光的衍射强度比为0.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17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