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刚性波纹管无效
| 申请号: | 98810694.9 | 申请日: | 199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27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 发明(设计)人: | M·C·雷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7/11 | 分类号: | F16L27/11;F16L51/02;F16L11/1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备麟,黄力行 |
| 地址: | 美国特拉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刚性 波纹管 | ||
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用于汽车制造业的空气管道领域。
2.相关技术的说明
空气管道通常用于例如汽车上,在那里空气管道将空气输送到发动机。空气可流过一涡轮增压器,在此情况下,流过管道的空气可被加热至180℃高温,而一般空气被加热至140-160℃。
这些空气管道经常由不同的吹模技术制造。用连续挤压吹模工艺生产由几段硬管和软管组合而成的整体式空气管道。
常规的空气管道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示于图1和2,图中未出带一波纹管3的空气管道1。它包括一段其中形成多个盘旋面7的第一段管子5,和与波纹管3一端相连的第二段管子9和与波纹管3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段管子11。盘旋面7基本上是在第一段管子5表面形成的凸起的环形隆起部。一般,软材料管段是处于直管部分的位置,并与盘旋面相组合,从而允许组装时空气管道偏移,隔离发动机运动,冲击吸收和NVH(噪音,振动和车身跳动)控制隔离意旨空气管道被做成独立于与该空气管道相连的发动机其它部件而运动。连接空气管道至发动机的空气管道的端部也由软材料制成,以增加端部连接至发动机的柔软性。
常规的吹模成型的空气管道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波纹管由热塑性酯乙醚弹性体(TEEE)或柔软的聚酰胺等软材料制成,波纹管在温度和压力下会在纵向或轴向伸得太长。
发明概述
如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一种波纹管。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具有常规波纹管结构的管道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管道的透视图;
图3是具有按本发明制成的波纹管的管道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管道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4中5-5线的管道剖视图;
图6是具有按本发明制成的波纹管的管道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管道的透视图;
图8是沿图3注:相隔一点距离8-8线的管道剖视图。
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纹管,它包括一第一管子,在其表面具有形成的多圈凸起的环形盘旋面,其中,至少有一圈盘旋面要做成其一部分基本与第一管子的表面齐平。当波纹管是管道的一部分时,还要提供与波纹管一端相连的第二管子及与波纹管另一端相连的第三管子。
可变刚性波纹管允许对波纹管在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的弯曲进行控制。此外,本发明还可控制波纹管的纵向伸长。事实上,本发明波纹管在纵向(轴向)的伸长比常规波纹管的伸长要小得多。
当流体,例如空气或液体,在压力下通过管道时,与管道凸出的表面相接触的压力产生一使波纹管拉长和变形的力。此力使材料产生应力,它使材料时时产生蠕变,并可能使管道超出其设计容差。于是,管道可能产生意外的运动,并接触其它另件,这可能会使管道或与管道接触的另件损坏。当用于发动机时,则管道可能接触热表面并被损坏。
此外,本发明的波纹管允许管道被隔离,即它允许管道独立于发动机其它另件而运动。离隔可防止或大大减小与波纹管相连管子部分的剪切应力。
现再看附图,图3和4表示具有按本发明制成的可变刚性波纹管15的管道13。波纹管15包括一段其中形成多个盘旋面19的第一管子17。管道13包括一个波纹管15,一根与波纹管15一端相连的第二管子21及与波纹管15另一端相连的第三管子23。
如图5所示,盘旋面19基本上是在第一管子17表面形成的凸起的环形隆起部。然而,不像图1所示的常规盘旋面7,盘旋面19不是围绕第一管子17的整个圆周,而是至少有一盘旋面19要形成其一部分基本上与第一管子17的表面齐平。若按图3所示,所有的盘旋面19均形成使其一部分与管17表面基本齐平。
在图3和4中,盘旋面19以同方向定位,但未必如此。再参看图6和7,表示具有一波纹管27的管道25,此波纹管包括形成如图3所示的盘旋面29,还包括与盘旋面29形状相同的盘旋面31但它与盘旋面29成90°。按此结构,盘旋面29的凸起部分局部地与盘旋面31的平滑部分相重叠,而盘旋面31的凸起部分局部地与盘旋面29的平滑部分相重叠。波纹管27的盘旋面29,31的定位控制着管道的刚性,从而控制管道在给定方向弯曲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10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