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热控制锁紧机构的防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809767.2 | 申请日: | 199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72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卡尔·泰尔恩;克里斯蒂昂·基尼奥内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RSO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3/00 | 分类号: | E05B73/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滕云 |
地址: | 荷属安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控制 机构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防止保护物品被盗的防盗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件及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用来把第二壳体件的凸形部分固定到第一壳体件的凹形部分上,该锁紧机构布置成这样:当有权人(authorizedperson)操作的开锁装置驱动它时,它从凹形部分释放凸形部分。
现有技术的描述
上述的防盗装置用来防止保护物品或者货物被盗,尤其用于百货商店或商店内。它对于商店主人通过把防盗装置连接到每个物品上来保护有吸引力而又容易取下的物品如衣服、手提包、鞋等等具有特殊优点。这种连接以这种方式来形成:借助于专用的开锁装置,防盗装置只能从保护物品中拆下来,而该专用的开锁装置只有有权人可以进入。防盗装置常常至少布置有一个玻璃管,该玻璃管容纳有脱色或者不良气味的流体。此外,防盗装置以一种方式来设计,以致,如果未经批准的人如小偷损害防盗装置从而试图从保护物品中取下该装置,那么玻璃管将破碎并开始泄漏。因此,由于破碎的玻璃管立即弄脏或者沾染物品,对所有的实际目的而言使它无用,因此防止潜在小偷的这种损害意图。
作为流体容纳管的另一个替换实施例,防盗装置可以设置有传感器或者询问机装置,这种装置通过电的物品监视系统(EAS)来探测。例如,防盗装置设置有非晶体磁性合金的薄金属带。金属带的磁性通过外部装置如感应探测电弧所产生的振荡磁场来控制。例如,这种询问机或者传感器公开在US-A-5469140、US-A-5414412、US-A-5406262和WO97/29463。
US-A-5275122公开了如上所述的防盗装置,该装置用来连接到具有吸引力的物品上从而实现保护。该装置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而第一元件具有插入通过物品的连接销子,第二元件用来连接到连接销子上。第一元件包括易碎的玻管(ampoule),该玻管容纳有染色液体,在操纵防盗装置时所述玻管破碎。第一元件起着装置的基体元件的作用,同时第二元件起着锁紧元件或者头部的作用,该锁紧元件或者头部安装在基体元件的销子上,从而牢牢地把保护物品固定在第一和第二元件之间。为此,该头部包括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设计成这样,以致该头部容易只在一个方向上即向着基体元件沿着销子的轴向进行运动,而任何沿着相对方向即远离基体元件移动头部的企图将引起该头部立即锁到销子上。
头部上的锁紧机构包括许多较小的金属保持球,这些保持球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头部的内槽内,以致当该头部向外拔出时,同时使头部沿着销子向内运动时,保持球牢牢地夹靠在销子和槽的底部上。因此,防盗装置的锁紧机构起着单向联接的作用,只是通过合适的开锁装置该单向联接才能不提供工作(即从销子释放头部),所述的开锁装置只是有权人可以得到。
US-A-4012813涉及一种把物品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可释放地连接的凸形元件和凹形元件。凸形元件包括销子,而凹形元件包括磁性保持插头,该插头设置在用来可释放地夹紧销子的壳体上。在接合时,销子不会与保持器分离,除非使用特殊的工具。由于插头是磁性材料,因此具有电磁体的驱动工具可用来驱动插头,从而拆下销子。固定装置用在防盗标志上,包括电路,如果在通过检查位置时,该标志没有合适地拆下来,那么该电路驱动警报器。同样的防盗锁紧装置公开在US-A-4221025、US-A-4903383、US-A-5054172、US-A-5031287和US-A-4483049中。
US-A-5140836公开了用作防盗装置的夹具,它包括U形件,该U形件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杆,这些支杠包括设置在每个支杆内侧上的架子。此外,夹具壳体具有一对纵向通道和设置有一排齿的装置,该通道用来安放U形支杆,而这一排齿用来接合U形件上的这些架子,从而防止U形件从纵向通道内拆下。该壳体包括磁吸引元件,在被外部磁场吸引时,该磁吸引元件移动到这种位置上,在该位置上这些齿与这些架子脱离,因此U形件可以从壳体中拆下来。同样的磁释放夹具公开在US-A-5337459中,U形件通过保持球而不是通过齿来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SO股份有限公司,未经RSO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9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