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体连接的接插件有效
| 申请号: | 98807143.6 | 申请日: | 1998-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58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劳伦斯·拉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特萨克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15 | 分类号: | F16L55/115;B65D51/00;B65D41/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 |
| 地址: | 荷兰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体 连接 插件 | ||
1.用于流体连接的接插件,其包含一个承插部分、一个可以连接在承插部分中的插入部分、以及一个插塞,承插部分带有一个本体,本体中包含一个从用于接受插入部分的插口开始伸展并穿通本体的轴向孔,承插部分中还带有一个环绕着孔伸展的插座,其可以插入一个用于封闭孔的插塞;其中,承插部分的孔在插口与插座之间形成一个面向插口的台肩,而插塞上包含有至少一个带相应钩挂面的弹性钩挂部分,钩挂部分在一个第一位置上以其钩挂面顶靠着台肩;而且其中,插入部分带有一个头部和一个凹座,该凹座位于头部后面并用于在插入部分插入孔时接受插塞的钩挂部分,以将插塞连接到插入部分上,其特征在于,当钩挂部分处于第一位置时,紧邻其径向有一个位于钩挂部分与承插部分之间的空间,而且插塞的钩挂部分的设计使得,当插入部分插入孔中后,插入部分的头部推动钩挂部分从其第一位置移向一个位于第一位置径向外侧的第二位置,还使得在插入部分的头部移过之后钩挂部分能弹性跳到一个第三位置并落入插入部分的凹座中,同时又保持钩挂面与台肩之间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插入部分的凹座在位于第三位置的钩挂部分与插入部分之间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径向空间,从而使得,当插入部分继续插入孔并导致钩挂部分移过孔中的台肩时,钩挂部分会在孔的台肩施加在钩挂部分上的力的作用下移至一个第四位置,同第三位置相比,该第四位置在凹座中更加向内。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接插件的设计使得,当插入部分完全插入孔时,插塞会离开孔,而插塞的钩挂部分在从孔中出来后,会从第四位置弹性跳回第三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承插部分的孔在背向插口的端部上带有一个沿插口方向向内呈锥面的抓持面,其可以在插塞被拉入孔时被钩挂部分抓住并迫使钩挂部分进入其第四位置。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钩挂部分是一个位于插塞端部并面向着承插部分插口的可径向扩张和压缩的环形套圈。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插塞中带有一个空腔,其由一个环形壁和一个端壁限定并面向着插口敞开,其用于接受形成于插入部分自由端上的头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套圈上带有一个向内呈锥面的内表面,其连接着一个向外倾斜的台肩面,台肩面又连接着限定插塞空腔的环形壁的内表面,而且,插入部分的头部带有一个用于抓持套圈内表面的抓持面,其沿头部自由端的方向向内呈锥面,头部在抓持面与其自由端之间的直径等于或小于抓持面的最小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头部抓持面的最小直径小于套圈内表面的最小直径,而且套圈内表面的锥形角大于插入部分的抓持面的锥形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当插塞位于其插座中时,沿插入方向看,插塞的内表面与台肩面之间的过渡处位于承插部分的孔的台肩的轴向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套圈带有一个向外呈锥面的外表面,其连接着一个向内呈锥面的环形钩挂面,该钩挂面又连接着限定插塞空腔的环形壁的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沿插入部分的插入方向看,孔中的台肩向内呈锥面,而钩挂面在钩挂部分的第一位置以互补的形式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插入部分在头部后端带有一个台肩面,其与插塞中的向外倾斜的台肩面协作。
13.根据权利要求4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沿插入方向看,孔在背向插口的方向带有一个密封面,其连接着抓持面并大致为圆筒形,而且插塞上有一个或多个环绕着其周边并向外伸出的密封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插入部分的头部带有一个或多个从其自由端开始伸展并终止于头部后面的槽。
15.根据权利要求6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头部在其末端带有一个大致圆筒形凸台,而且插塞的端壁构成一个互补性圆筒形凹座,以接受圆筒形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特萨克公司,未经伊特萨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71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枇杷多糖提取工艺
- 下一篇:成型制品作为制备己内酰胺催化剂的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