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气流中去除污染物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802609.0 | 申请日: | 1998-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24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劳伦斯·德贝基;托马斯·A·哈里斯;尤金·凯利;卡里·西鲍;罗伯特·J·麦克唐纳;鲍里斯·雷耶斯;罗伯特·丹齐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林环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54;C10B7/00;C10B21/00;B01J8/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朱登河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去除 污染物 装置 | ||
1.一种用来承载催化剂吸收剂并使催化剂吸收剂与燃烧排气接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框架,该框架承载所述催化剂的离散部分,和在每个离散部分上的一个可移动的百叶门,每个所述百叶门可独立操作,以便覆盖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离散部分,以便使排气不与所述离散部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离散部分上还包括一个第二可移动百叶门,以便防止废再生气体离开进入所述排气中。
3.一种用来承载催化剂吸收剂并使该催化剂吸收剂与燃烧排气接触,并且再生所述催化剂吸收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a)一个框架,该框架承载所述催化剂的离散部分,所述框架具有面向所述排气的一个前部,面向离开所述排气方向的一个后部和两个封闭侧;
(b)一个覆盖每个所述离散部分的前部和后部,以便独立密封每个所述离散部分,并使该离散部分与所述排气隔绝的可移动百叶门;
(c)一个与每个所述离散部分连接的第一歧管,以便独立将再生气体输送到每个所述离散部分;和
(d)一个与每个所述离散部分连接的第二歧管,以便独立将废再生气体输送离开每个所述离散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歧管包括阀,当所述离散部分的百叶门关闭时,为每个所述离散部分打开该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再生气体重新循环到所述框架前的所述排气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和百叶门的操作由一个可编程逻辑循环控制器来控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再生气体发生器,该再生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第一歧管连接以便产生CO2和氢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再生气体重新循环到所述第一歧管。
9.一种用来使催化剂吸收剂与燃烧排气接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a)交替用来吸收污染物气体的至少两个催化剂吸收剂床,所述床沿一个垂直轴线水平布置;
(b)相对于排气靠近所述床并在所述床的上游,沿所述轴线横向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百叶门,以便防止所述排气与所述第一床接触;
(c)与所述第一百叶门对齐并协同操作的至少一个第二百叶门,该第二百叶门相对于排气靠近所述第一床并在所述床的下游,所述第一和第二百叶门通过与排气接触去除一部分催化剂吸收剂;
(d)与所述百叶门联接的所述第一床的再生气体源;和
(e)与所述百叶门联接的一个收集部件,以便回收废再生气体,同时防止所述废再生气体和所述排气离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百叶门包括若干由所述床隔开并对齐协同操作的第一和第二百叶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承载所述催化剂吸收剂的床的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林环境技术公司,未经高林环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26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