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方法和接收机无效
申请号: | 98802351.2 | 申请日: | 199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24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哈里·帕斯蒂;凯瑞·尼美拉;萨卡里·韦卡玛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电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12 | 分类号: | H04B7/2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维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方法 接收机 | ||
1.一种采用TDMA多址接入方法的接收方法,该接收方法接收置于时隙中的建立连接的信号,并从时隙中接收强度不同的发送信号再以特定大小的放大系数来放大所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
构成至少两组时隙,它们由采用不同大小的放大系数的时隙组成,
以同样大小放大系数对从同一时隙组的时隙中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
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该时隙组中,以便
测量所接收信号的强度,以及
根据对接收信号所进行的信号强度测量,将该连接建立信号置于该时隙组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信号强度或诸如此类,将该信号置于该时隙组中,该信号强度或诸如此类可判断出当信号沿无线路径传播到接收机时信号衰减是否出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被窄带接收机测量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启动连接建立的随机接入脉冲串进行测量,并根据所测量的信号强度,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时隙组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含有信令数据的信号进行测量,并根据所测量的信号强度,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时隙组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连接建立后的连接建立信号进行测量,并根据所测量的信号强度,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时隙组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时隙组中,当所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小时,以相对较高的放大系数来放大其中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时隙组中,当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时,以相对较低的放大系数来放大其中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隙组,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重叠的部分,还在于当被测量的信号的强度落在动态范围的重叠部分时,将连接中所用信号置于部分重叠的两组时隙之一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隙组,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重叠的部分,并且当被测量的信号的强度落在动态范围的重叠部分时,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具有更合适时隙的时隙组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时隙组中的信号以宽带放大,并且如果所述时隙组中的所有时隙被预定,那么把被测量的信号置于窄带接收机支路所接收的频率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时隙构成至少三个重叠的时隙组时,动态地改变非最远处时隙组的信号的放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隙组,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划分为部分重叠的部分,还在于构成至少两个越区切换阈限,对于每一重叠区间,可动态地改变其阈限的位置。
14.一种用于TDMA无线系统中的接收机,该接收机接收置于时隙中的可使接收机建立连接的信号,该接收机接收置于时隙中的强度不同的信号,并且包括以特定大小的放大系数来放大所接收信号的放大装置(132、136),其特征在于,
用来接收来自时隙中的连接建立信号并根据这些时隙构成至少两组时隙,以及
接收机的放大装置(132、136)以不同大小的放大系数来放大包含在不同时隙组中的信号,放大装置(132、136)以相同大小的放大系数来放大包含在同一时隙组中的信号,该接收机包括
用于测量接收机所接收信号强度的测量装置(150),和
置放装置(160),用于根据对接收信号所进行的强度测量将连接建立信号置于一组时隙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测量装置(150)对接收机所接收信号的强度进行测量或采用类似的测量,据此,置放装置(160)将信号置于时隙组中。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窄带调谐装置(140),该窄带调谐装置从放大装置(136)接收信号,该信号进一步输入到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电信公司,未经诺基亚电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23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