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表无效
| 申请号: | 98800327.9 | 申请日: | 1998-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2205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浩;猿田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具体地涉及用于将表带连接到形成于表壳各侧边上的相对的表带连接部上的一种结构。
发明背景
已知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待公开55-157417揭示了一种用于连接表带的传统结构。如图7所示,在连接结构,一表壳50其各侧具有一向下倾斜表的带连接部51。各连接部51具有一对连接脚52和一设置在该脚52上方的一悬臂53,一配合孔54形成于各连接脚52中。一塑料带55具有一如图8所示的连接部56。连接部56包括一靠于悬臂53底侧和表壳周边上的一突起57,以及一靠于安装在表壳50上的后盖58的抵靠部分59。连接部56还具有一连接孔60。
当一弹簧加载销61插在连接部56的连接孔60中时,连接部56插在一对连接脚52之间,从而将连接部56的突起57抵靠在悬臂53的底部和表壳的周边上,以及将抵靠部59靠着后盖58。弹簧加载销61端部的突起还与配合孔54配合,从而将表带55连接到表带连接部51上。
在上述传统的表带连接结构中,当手表戴在手腕上时,会在如图7所示的箭头方向对表带施加一较大的力。因而,在表带55端部和表壳50悬臂53之间形成有一间隙P,从而会影响手表的美观。而且,由于抵靠部59靠在后盖58上,不将表带55从表带连接部51上脱离就不能拆卸后盖,造成更换电池或修理机芯时操作很不方便。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即表带和表壳之间不形成间隙就不可能将一皮表带连接到表壳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表,其中即使有较大的力作用在手表上也不会在表壳和表带之间形成一间隙。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手表,其中不形成一间隙就可将皮表带连接到表壳上,并且不需要拆下表带就可拆除后盖。
发明的揭示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表,其表壳相对各侧上具有一表带连接部用于连接一柔软的表带,其中,表带连接部具有一表壳侧上连接部和一表壳侧下连接部,其各自具有一相对表带纵向的横向孔,表带侧上连接部和表带侧下连接部设置在表带上,各自具有一横向孔,各连接件插在各个所述孔中以将表带侧上连接部安装到表壳侧上连接部上,以及将表带侧下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下连接部上,以及用于将表壳和表带保持成一紧靠状态的保持装置。
当手表戴在手腕上时,一作用力以一内部方向施加到表带上,从而使表带伸长。然而,由于表带是通过各连接件在表带侧上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上连接部的,以及在表带侧下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下连接部上的,所以这伸展力没有作用到表带端部。因此,在表带端部和表壳外周边之间没有形成一间隙,这样,没有损坏手表外观。
表带侧上连接部和表带侧下连接部各自形成于表带上。
表带侧上连接部可形式于一盖件上,该盖件上具有一表带插入的表带引导部分。
相对表壳外周边壁的侧边,表壳侧下连接部位于在表壳侧上连接部外的一个位置上。相对表壳外周边壁的侧边,表带侧下连接部位于在表带侧上连接部外的一个位置上。
表壳侧上连接部和表壳侧下连接部的至少之一由表带覆盖。
连接件是一弹簧加载销。
表带适合于不与后盖的下侧接触。
表壳侧上连接部由盖件覆盖。
附图简述
图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表带连接结构的一手表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2是图1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表带端部的底侧的立体图;
图4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表带连接结构的一手表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5是图4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表带端部底侧和盖件底侧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一种传统表带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一种传统表带端部的立体图。
较佳实施例的描述
以下结构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至3描述。
手表A的表壳1包括一中间体2、一前盖3和一连接环4。中间体2罩住一机芯5,并且具有一上开口2a,其中嵌有一玻璃6,其间放有一密封圈7。用于防止密封圈7掉出的连接环4由前盖3保持在中间体2的上部。一表盘8安装在机芯5的上表面上。而且,一后盖10通过多个螺钉安装于中间体2上并靠近其上的一下开口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钟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铁城钟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03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多重标准输出信号的MPEG解码器
- 下一篇:形成碳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