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和热模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98800019.9 | 申请日: | 199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3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慎也;藤堂昭;守屋悟;石本昭夫;松本哲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益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聚合物 组合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和热模制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可制得兼有良好的刚性和耐冲击性的热模制品,以及涉及由该组合物可制得的热模制品。
背景技术
由于聚丙烯具有优异的刚性、耐热性及耐冲击性,所以用各种模塑方法对它进行模塑并应用于许多领域。根据聚丙烯的模塑方法和用途,对聚丙烯所需具备的性能各不同。例如当聚丙烯被用作污水管、饮水管或煤气管的材料时,聚丙烯需要具备优异的管材耐疲劳性能、机械强度和模压性能。近来对改进刚性的需求日益增长,目的在于通过减薄管壁等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改进模压性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目的在于减小电能耗。当聚丙烯被用作薄膜材料时,需要具有耐冲击性,同时还可能需要具有透明性。
本发明者研究了能制造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的热模制品(尤其是管子和薄膜)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结果发现可由含有较低密度的丙烯聚合物和较高密度的丙烯聚合物的组合物制得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的热模制品,所述较低密度的丙烯聚合物具有特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以及经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吸热曲线的最高峰处特定的温度,而所述较高密度的丙烯聚合物也具有特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以及经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吸热曲线的最高峰处特定的温度,由该组合物制得的管子和薄膜具有特别优异的性能。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括:
(A)10-90重量%的丙烯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具有下列性能:
(1)在230℃2.16千克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001至8克/10分钟,
(2)由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得的所述聚合物的吸热曲线的最高峰处的温度为95至145℃,
(3)密度为885至905千克/立方米,
(4)来自含4至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1.5至11摩尔%;
(B)90至10重量%丙烯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具有下列性能:
(1)在230℃2.16千克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至600克/10分钟,
(2)由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所述聚合物的吸热曲线的最高峰处的温度为145至170℃,
(3)密度为905至916千克/立方米,
(4)来自含4至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0至2摩尔%;
其中(1)丙烯聚合物(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g/10min))和丙烯聚合物(B)的熔体流动速率(MFRB(g/10min))满足下列关系式:
0.1≤log(MFRB/MFRA)≤6.1
(2)丙烯聚合物(A)的密度(dA(千克/立方米))和丙烯聚合物(B)的密度(dB(千克/立方米))满足下列关系式:
2≤dB-dA≤31
通过热模塑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得到的热模制品具有优异的刚性。
当由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制造管子时,该组合物最好具有下列性能:
(1)在230℃2.16千克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005至2.0克/10分钟,
(2)由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所述组合物的吸热曲线的最高峰处的温度为128至157℃,
(3)密度为899至911千克/立方米,
(4)由所述组合物种制得的压制片材样品在200℃的挠曲模量为800至1900MPa。
如果将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热模塑成管子,则该管材具有优异的刚性和抗蠕变性。
当由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制造薄膜时,该组合物最好具有下列性能:
(1)在230℃2.16千克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至25克/10分钟,
(2)由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所述组合物的吸热曲线的最高峰处的温度为128至157℃,
(3)密度为899至911千克/立方米,
(4)由所述组合物种制得的压制片材样品在200℃的挠曲模量为800至1900MPa。
如果将该丙烯聚合物组合物热模塑成薄膜,则该薄膜具有优异的刚性、透明性和耐冲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0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